2018年注冊會計師《會計》每日一練(7月29日)


1、2016年1月1日,甲公司以1 043.28萬元(包含交易費用)購入當日發行的3年期到期還本付息的國債一批。該批國債票面金額1 000萬元,票面年利率6%,實際利率為5%。公司將該批國債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2016年12月31日,該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計稅基礎為( )萬元。
A.1 095.44
B.1 043
C.1 035.15
D.1 000
【答案】A
【解析】國際會計準則規定,如果一項資產在將來給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不需要納稅,其賬面價值等于計稅基礎;因債券在計算利息時已完稅,以后收回本息是無需納稅,所以,持有至到期投資賬面價值=1 043.28×(1+5%)=1 095.44(萬元),即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相等為1 095.44萬元。
2、甲公司2016年利潤總額為200萬元,適用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2016年發生的會計事項中,會計與稅收規定之間存在的差異包括:(1)確認持有至到期國債投資利息收入30萬元;(2)持有的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人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在年末的公允價值上升150萬元,稅法規定資產在持有期間公允價值變動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出售時一并計算應稅所得;(3)計提存貨跌價準備70萬元。假定甲公司2016年1月1日不存在暫時性差異,預計未來期間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來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甲公司2016年度所得稅費用為( )萬元。
A.3.3
B.9.7
C.42.5
D.56.1
【答案】C
【解析】當期所得稅=(200-30-150+70)×25%=22.5(萬元),遞延所得稅費用=150×25%-70×25%=20(萬元),所得稅費用總額=22.5+20=42.5(萬元)。
3、某公司2014年12月1日購入的一項環保設備,原價為1 000萬元,使用年限為10年,會計處理時按照直線法計提折舊,稅收規定允許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設備凈殘值為0。2016年末企業對該項固定資產計提了80萬元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2016年末該設備的計稅基礎是( )萬元。
A.800
B.720
C.640
D.560
【答案】C
【解析】該設備2016年末的賬面價值=原值1 000-折舊200-減值80=720(萬元)。按稅法規定應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折舊,2016年末的計稅基礎=1 000-200-160=640(萬元)。
多項選擇題
1、下列項目中,會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有( )。
A.預提產品售后保修費用
B.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C.會計計提的折舊小于稅法規定的折舊
D.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形成的應付職工薪酬(稅法規定行權時稅前扣除)
【答案】ABD
【解析】選項A,會使預計負債賬面價值大于其計稅基礎,從而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選項B和選項D,會使資產賬面價值小于其計稅基礎,從而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選項C,會使資產賬面價值大于其計稅基礎,從而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2、下列有關所得稅列報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一般應當分別作為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
B.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一般應當分別作為非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負債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
C.一般情況下,在個別報表中,遞延所得稅資產及遞延所得稅負債可以以抵銷后的凈額列示
D.一般情況下,在合并報表中,納入合并范圍的企業中,一方的當期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資產與另一方的當期所得稅負債或遞延所得稅負債可予抵銷
【答案】BC
【解析】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一般應當分別作為非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負債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選項A不正確;在合并報表中,納入合并范圍的企業中,一方的當期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資產與另一方的當期所得稅負債或遞延所得稅負債一般不能予以抵銷,除非所涉及的企業具有以凈額結算的法定權利并且意圖以凈額結算,選項D不正確。
最新資訊
- cpa經濟法考試題及答案解析:撤銷權的行使期限2025-09-04
- 注冊會計師稅法模擬題:水資源稅的稅法2025-09-04
- 2025年cpa稅法模擬卷《考前8套題》免費領2025-08-20
- 《考前8套卷》2025年注冊會計師沖刺考試答案已公布2025-08-18
- 2025年cpa考前沖刺模考卷《稅法》-第8套2025-08-17
- 2025年注冊會計師稅法考前沖刺模擬試卷(七).PDF版2025-08-16
- 2025年注會考試公司戰略全真模擬試卷(八),考前沖一把2025-08-15
- 2025年cpa考前黃金模擬卷《戰略》-第七套,可免費下載2025-08-15
- 2025年注會《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黃金模擬卷(六):綜合題2025-08-15
- 考前沖刺:2025年注冊會計師戰略模擬試卷(五).pdf版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