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注冊會計師《會計》每日一練(4月18日)


1、20×1年1月1日,A公司以銀行存款取得B公司30%的股權,能夠對B公司實施重大影響,初始投資成本為2000萬元,投資時B公司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同,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及賬面價值的總額均為7000萬元,A公司取得投資后即派人參與B公司生產經營決策,但無法對B公司實施控制。B公司20×1年實現凈利潤800萬元,A公司在20×1年6月銷售給B公司一批存貨,售價為500萬元,成本為300萬元,至年末該批存貨尚未對外銷售,假定不考慮所得稅因素,A公司20×1年度因該項投資增加當期損益的金額為( )。
A.180萬元
B.280萬元
C.100萬元
D.200萬元
【答案】B
【解析】20×1年1月1日初始投資時,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2000萬元,小于應享有被投資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2100萬元(7000×30%),差額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同時確認營業外收入100萬元(2100-2000);20×1年末,把投資企業和被投資企業作為一個整體看待的,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企業和被投資企業直接發生的內部交易實際上并不構成整體的損益,因此在調整凈利潤的時候,應當調整這部分內部交易未實現的損益對凈利潤的影響。
調整后的凈利潤=800-(500-300)=600(萬元),計入投資收益的金額=600×30%=180(萬元)。
因為“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入”均影響當期損益,則增加當期損益的金額=180+100=280(萬元)。
賬務處理為:
20×1年1月1日: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2100
貸:銀行存款2000
營業外收入100
20×1年末: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180
貸:投資收益180
2、下列關于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轉為金融資產的處理,正確的是( )。
A.剩余股權的入賬價值應按照公允價值計量
B.剩余股權對應的原權益法下確認的其他綜合收益不作處理
C.減資當日剩余股權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不作處理
D.減資當日與原股權有關的其他權益變動應按照處置股權的份額轉入當期損益
【答案】A
【解析】選項B,剩余股權對應的原權益法下累計確認的其他綜合收益應在終止采用權益法核算時轉入當期損益;選項C,減資當日剩余股權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選項D,減資當日的與原股權有關的其他權益變動應在終止采用權益法核算時全部轉入當期損益。
3、2×12年1月1日,H公司取得同一控制下的A公司25%的股份,實際支付款項6000萬元,能夠對A公司施加重大影響。相關手續于當日辦理完畢。當日,A公司可辨認凈資產賬面價值為22000萬元(假定與公允價值相等)。2×12年及2×13年度,A公司共實現凈利潤1000萬元,無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2×14年1月1日,H公司以定向增發2000萬股普通股(每股面值為1元,每股公允價值為4.5元)的方式購買同一控制下另一企業所持有的A公司40%股權,相關手續于當日完成。進一步取得投資后,H公司能夠對A公司實施控制。當日,A公司在最終控制方合并財務報表中的凈資產的賬面價值為23000萬元。假定H公司和A公司采用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期間相同,均按照10%的比例提取盈余公積。H公司和A公司一直同受同一最終控制方控制。上述交易不屬于一攬子交易。不考慮相關稅費等其他因素影響。H公司因該項交易應確認的資本公積(溢價)金額為( )。
A.14950萬元
B.6700萬元
C.6250萬元
D.8250萬元
【答案】B
【解析】(1)確定合并日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23000×65%=14950(萬元);(2)原25%的股權投資賬面價值=6000+1000×25%=6250(萬元),追加投資(40%)所支付對價的賬面價值為2000萬元,原投資的賬面價值與新增投資付出對價的賬面價值之和=6250+2000=8250(萬元);(3)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合并對價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即確認資本公積(溢價)的金額=14950-8250=670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6000
貸:銀行存款6000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250
貸:投資收益250
借:長期股權投資14950
貸: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6000
——損益調整250
股本2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6700
4、2×16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800萬元取得乙公司100%的股權,形成非同一控制企業合并。投資當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600萬元(與賬面價值相同)。2×16年1月1日至2×17年12月31日,按購買日公允價值計算乙公司實現的凈利潤100萬元,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上升50萬元。2×18年1月1日,乙公司接受丙公司投資,投入貨幣資金1500萬元后,甲公司持有乙公司股權比例下降至40%,對乙公司不再控制,但具有重大影響。甲公司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不考慮其他因素。2×18年1月1日增資擴股后甲公司持有乙公司股權的賬面價值為( )。
A.480萬元
B.900萬元
C.950萬元
D.980萬元
【答案】D
【解析】甲公司個別財務報表會計處理如下:
(1)確認當期損益
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確認甲公司應享有的乙公司因增資擴股而增加凈資產的份額=1500×40%=600(萬元),甲公司應結轉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對應的原賬面價值=800×60%=480(萬元),甲公司應確認投資收益=600-480=12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120
貸:投資收益120
(2)對剩余股權改按權益法核算
借:長期股權投資60
貸:盈余公積4(100×40%×10%)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36(100×40%×90%)
其他綜合收益20(50×40%)
調整后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800+120+60=980(萬元)。
多項選擇題
1、以發行權益性證券作為合并對價的,與所發行權益性證券相關的傭金、手續費等的處理,說法正確的有( )。
A.在權益性證券發行有溢價的情況下,自溢價收入中扣除,在權益性證券發行無溢價或溢價金額不足以扣減的情況下增加合并成本
B.在權益性證券發行有溢價的情況下,自溢價收入中扣除,在權益性證券發行無溢價或溢價金額不足以扣減的情況下計入管理費用
C.在權益性證券發行有溢價的情況下,自溢價收入中扣除
D.在權益性證券發行無溢價或溢價金額不足以扣減的情況下,應當沖減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答案】CD
【解析】為進行企業合并,與發行權益性證券相關的手續費、傭金應沖減股票的發行溢價,記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中,所以選項A、B不符合題意。
2、下列關于企業合并方式的表述,正確的有( )。
A.企業合并方式包括控股合并、吸收合并、新設合并
B.控股合并后,被合并方應納入合并方的合并財務報表編制范圍
C.吸收合并后,注銷被合并方法人資格,合并方取得被合并方全部凈資產
D.新設合并后,參與合并各方合并后法人資格均被注銷,重新注冊成立一家新公司
【答案】ABCD
【解析】選項B,達到控制,才納入合并報表的編制范圍。
3、甲公司擁有乙公司80%的表決權資本,對其形成控制;擁有丙公司50%的表決權資本,對其形成共同控制;擁有丁公司30%的表決權資本,對其形成重大影響;擁有戊公司70%的表決權資本,對其形成控制。另外,乙公司還擁有丁公司30%的表決權資本。不考慮其他因素,下列各項交易,不屬于同一控制的企業合并的有( )。
A.乙公司從甲公司購入丁公司30%的股份
B.乙公司從甲公司購入丙公司50%的股份
C.乙公司從甲公司購入戊公司60%的股份
D.戊公司從甲公司購入丁公司30%的股份
【答案】BD
【解析】選項A,甲公司直接擁有丁公司30%的股份,通過乙公司間接擁有丁公司30%的股份,直接和間接合計持有丁公司60%股權,因此能夠對丁公司形成控制,乙公司和丁公司均為甲公司的子公司,乙公司擁有丁公司30%的股權,再從集團母公司處取得30%的股權,形成同一控制企業合并,且為多次交易實現同一控制企業合并的情況;選項B,甲公司對丙公司實施的是共同控制,并不是其控制方,因此乙公司與丙公司并不受同一最終控制方的控制,乙公司購入丙公司50%的股權不屬于企業合并,也不屬同一控制的企業合并;選項C,乙公司和戊公司均為甲公司的子公司,雙方受同一最終控制方控制,因此屬于同一控制的企業合并;選項D,丁公司和戊公司雖然都是甲公司的子公司,但是戊公司購入丁公司30%的股權不形成企業合并,也就不是同一控制的企業合并。
最新資訊
- cpa經濟法考試題及答案解析:撤銷權的行使期限2025-09-04
- 注冊會計師稅法模擬題:水資源稅的稅法2025-09-04
- 2025年cpa稅法模擬卷《考前8套題》免費領2025-08-20
- 《考前8套卷》2025年注冊會計師沖刺考試答案已公布2025-08-18
- 2025年cpa考前沖刺模考卷《稅法》-第8套2025-08-17
- 2025年注冊會計師稅法考前沖刺模擬試卷(七).PDF版2025-08-16
- 2025年注會考試公司戰略全真模擬試卷(八),考前沖一把2025-08-15
- 2025年cpa考前黃金模擬卷《戰略》-第七套,可免費下載2025-08-15
- 2025年注會《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黃金模擬卷(六):綜合題2025-08-15
- 考前沖刺:2025年注冊會計師戰略模擬試卷(五).pdf版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