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公共營養師基礎知識復習第二章(7)


六 學齡兒童與青少年的生理特點(6~12歲;13歲至18歲為青少年或青年)
1.學齡兒童生長發育特點
2.青春期生長發育的一般特點――第二性征迅速發育
3.青春期的第二次生長突增
女孩第二次發育約在9-11歲,每年增5-7cm
男孩第二次發育約在11-13歲,每年增7-9cm
4.青春期內分泌對生長發育的影響
1.青春期內分泌對生長發育的影響
⑴生長激素――控制生長發育最重要的激素,可促進組織生長,蛋白質合成增加,對骨骼、肌肉、和內臟器官的的生長發揮直接的作用。促進氨基酸代謝,加速蛋白質的合成;分解脂肪,抑制葡萄糖氧化,減少糖原的消耗。由于兒童對生長素更加敏感,生長素促使氨基酸和硫酸鹽進入軟骨細胞,加強DNA、RNA和蛋白質的合成,促使軟骨細胞的增殖和骨化,使長骨增長,機體增高。
生長激素和睡眠的關系:入睡后一小時左右血中生長素濃度達到高峰;饑餓、運動時血糖水平降低,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促進生長發育。
⑵性激素
男性性激素:其生理功能是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及骨骼、肌肉的發育,即促進骨骼增長增粗,又在青春后期促進鈣在骨內的沉積,使骨干骺愈合,生長停止。
女性性激素:對骨骼發育的影響也十分明顯,在青春早期,與生長激素一起刺激成骨細胞活動,促進鈣磷的骨內沉積,身高生長速度加快,突增高峰過后,更多參與骨骺愈合過程,致使女性比男性早停止生長。
七 老年人生理特點
1.代謝功能降低
⑴合成代謝降低,分解代謝增高;
⑵基礎代謝降低。與中年人比下降15%~20%
2.消化功能減退
3.體成分改變:具體表現為以下三方面:細胞量下降;體水分減少;骨組織礦物質減少
4.器官功能改變
5.心理問題
6.中老年婦女的特殊生理改變
⑴圍絕經期生理(更年期):可始于40歲,歷時10~20年。此期間的改變是卵巢逐漸萎縮及功能逐漸減退,性激素合成分泌減少,垂體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生成素和黃體生成素的分泌增加,生殖功能減退,內分泌紊亂,血管運動障礙而導致潮熱、出汗等血管舒縮功能不穩定的癥狀。神經精神障礙表現為情緒不穩定、抑郁、煩躁、失眠等。絕經后比男性更易患心血管疾病和骨質疏松癥
⑵絕經后期生理: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亢進引起骨量丟失,還會導致血脂異常、糖代謝異常等。冠心病發病率快速增加。
最新資訊
- 確定!2025年9月公共營養師線下機考,32考區分布+兩科目沖刺資料速看2025-09-19
- 9月27日開考!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試須知+復習重點+考前沖刺資料集2025-09-18
- 2025年9月公營養師考試內容詳解!2025-07-08
- 2025公共營養師6月28日考試必看!備考資料免費領2025-06-27
- 2025年陜西公共營養師:高效備考經驗大放送2025-06-23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學齡兒童與青少年營養2025-06-17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油脂和調味品的營養價值2025-05-16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營養強化和保健食品2025-05-15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植物性食物的營養價值2025-05-13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動物性食物的營養價值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