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公共營養師基礎知識復習第七章:膳食營養與慢性疾病預防


第五節 膳食營養與慢性疾病預防
一 肥胖病的膳食營養防治
1.肥胖的定義
肥胖是長期能量攝入過多,超過機體能量消耗,體內多余能量轉化為脂肪,并過度積聚而引起的營養失衡性疾病。肥胖也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疾病的重要病因。
2.判斷肥胖病的常用指標
(1) 體質指數(BMI)
體質指數=體重/身高*身高(kg/m*m)
正常18.5~23.9;超重>=24,肥胖>=28
(2) 腰圍(WC)
用來測定脂肪分布異常的指標,腹部脂肪過度積聚危害性最強,稱為向心性肥胖,標準:男性>90cm,女性》80cm
(3) 腰臀比(WHR)
男性>0.9、女性>0.8,可診斷為中心性肥胖
(4) 理想體重和肥胖度
1) 計算公式:理想體重(kg)=身高(cm)-105
肥胖度=[(實測體重―理想體重)/理想體重]*100%
2) 肥胖的判斷標準
體重超過理想體重10%為超重;超過20%以上即認為是肥胖;其中超過20~30%為輕度肥胖;超過30~50%為重度肥胖;超過50%以上為重度肥胖;超過100%為病態肥胖
3.肥胖與膳食營養的關系
(1) 食物總能量和脂肪攝入過多
(2) 不良的進食習慣
(3) 其他因素
1. 肥胖的宣傳教育和指導要點
(1) 廣泛開展肥胖的危害和防治意義的群眾性宣傳教育工作
(2) 宣傳肥胖防治的生物―心理―社會現代醫學模式的科學性,倡導文明生活方式
(3) 宣傳飲食營養防治的要點是控制總能量、脂肪攝入量(包括肥肉、葷油和烹調油)、甜食、甜飲料、煙酒;養成良好飲食習慣;生活規律、精神情緒穩定、加強體育鍛煉等
(4) 社區健康管理的重點是:有肥胖家族史者、孕期體重超重者、出生體重過大或過低這、超重者、經常在外就餐者;已經確診為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者
(5) 為肥胖者制定操作性強的減肥計劃,定期與減肥者溝通計劃執行情況,并做好觀察記錄
2. 肥胖病的飲食管理
(1) 控制總能量的攝入
每天應攝入的總能量(lcal)=理想的體重(kg)*(20~25)(kcal/kg)
全天能量分配:早餐30%、午餐40%、晚餐30%。開始階段為解決饑餓問題,可在午餐或早餐中相當于5%能量的食物,約折合主食25g,在下午加餐。
(2) 適當的營養素分配比例
1) 供能營養素的能量分配比例。三大供能營養素的分配原則是蛋白質占總能量的20%,脂肪20%,碳水化合物60%。在蛋白質的選擇中,動物性蛋白質可占50%左右,適當增加粗雜糧限制甜食、含糖飲料
2) 保證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供給,新鮮蔬菜、水果、豆類、牛奶等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主要來源,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制劑
3) 增加膳食纖維。最好保證每天能攝入量為30g左右,相當于500~750g綠色蔬菜和100g粗雜糧中所含的膳食纖維
4) 婕煙酒
5) 改版不良飲食習慣和行為
6) 烹調方法的選擇。應選擇以水位介質的烹調方法,忌油、直接接觸火焰的方法
最新資訊
- 確定!2025年9月公共營養師線下機考,32考區分布+兩科目沖刺資料速看2025-09-19
- 9月27日開考!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試須知+復習重點+考前沖刺資料集2025-09-18
- 2025年9月公營養師考試內容詳解!2025-07-08
- 2025公共營養師6月28日考試必看!備考資料免費領2025-06-27
- 2025年陜西公共營養師:高效備考經驗大放送2025-06-23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學齡兒童與青少年營養2025-06-17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油脂和調味品的營養價值2025-05-16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營養強化和保健食品2025-05-15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植物性食物的營養價值2025-05-13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動物性食物的營養價值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