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公共營養師基礎知識復習第五章(6)


第三節 調味品和其他食品的營養價值
一 調味品
調味醬醋鹽料酒,白紅糖油雞味精,植油葷油調和油,白黃啤果和料酒。
1. 醬油和醬類調味品
以大豆為原料制作的醬蛋白質含量比較高。醬油和醬中還含有多種酯類、醛和有機酸,是其香氣的主要來源
2. 醋類(營養素含量不高,但卻含有豐富的鈣和鐵)
3. 味精和雞精
4. 鹽
咸和甜可以相互抵消,酸味則可以強化咸味。因此烹調中加入醋調味可以減少食鹽的用量,從而有利于減少鈉的攝入
5. 糖和甜味劑
蔗糖可以提供純正愉悅的甜味,也具有調和百味的作用,為菜肴帶來醇厚的味覺,在燉燒菜肴中還具有促進美拉德反應而增色增香的作用
二 食用油脂
1. 油脂的組成特點與營養價值
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多消化吸收率高,脂肪含量通常在99%以上,此外含有豐富的VE,少量的鉀、鈉、鈣和微量元素;動物油以飽和脂肪酸為主,提煉后脂肪含量也可以達99%,VE含量不如植物油但含有少量VA。
2. 油脂的合理利用
植物油是必需脂肪酸的重要來源,為了滿足人體的需要,在膳食中不應低于總脂肪來源的50%
三 酒
1.酒的分類和命名
(1)按釀造方法分類(發酵酒、蒸餾酒、配制酒)
(2)按酒度分類
1)容積百分比
2)質量百分比
3)標準酒度(歐美常用此表示蒸餾酒中酒精含量。通常規定50度作為標準酒度100度,對優質伏特加常把容積百分數乘以2作為標準酒度。按酒度分為低度酒(20%以下)、中度酒(20%~40%)和高度酒(40%以上)
(3)按原料分類(白酒、黃酒、果酒)
按酒的總糖含量分類,可分為干型、半干型、半甜型、甜型、濃甜型(蜜酒);按香型分類,可分為茅香型、瀘香型、汾香型(清香型)、米香型等
3. 酒中的營養與非營養成分
酒中含有不同數量的乙醇、糖和微量肽類或氨基酸,這些都是酒的能量來源,每克酒精提供7kcal的能量。黃酒、啤酒等發酵酒類中,氨基酸和短肽的含量較多,而在果酒中含量極少。葡萄酒、黃酒、啤酒中礦物質含量最多,其中鉀的含量較為豐富,其他礦物質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啤酒和葡萄酒內含有多種B族維生素,啤酒中VB1含量極低,而VB2、煙酸含量豐富。
酒中還含有許多其他非營養化學成分,包括有機酸、酯、醇、醛、酮及酚類等,雖含量較少,但賦予酒的色澤、香型、風味、口感等各種品質特征,從而決定酒類的種類、檔次,利益方面也決定和影響著酒的營養作用、保健作用或其他生理作用
最新資訊
- 確定!2025年9月公共營養師線下機考,32考區分布+兩科目沖刺資料速看2025-09-19
- 9月27日開考!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試須知+復習重點+考前沖刺資料集2025-09-18
- 2025年9月公營養師考試內容詳解!2025-07-08
- 2025公共營養師6月28日考試必看!備考資料免費領2025-06-27
- 2025年陜西公共營養師:高效備考經驗大放送2025-06-23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學齡兒童與青少年營養2025-06-17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油脂和調味品的營養價值2025-05-16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營養強化和保健食品2025-05-15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植物性食物的營養價值2025-05-13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動物性食物的營養價值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