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營養師三級基礎知識之維生素B6


維生素B6是一組含氮化合物,均為2-甲基-3-羥基-5-羥甲基吡啶的衍生物,主要以天然形式存在。其中,包括吡哆醛(PL)、吡哆醇(PN)和吡哆胺(PM)。這三種衍生物的形式與性質相似,均能被磷酸化而成為有活性的輔基形式,如磷酸吡哆醛(PLP)、磷酸吡哆醇(PNP)和磷酸吡哆胺(PMP)。在動物體組織內多以吡哆醛和吡哆胺及其磷酸化形式存在,而植物中則以吡哆醇為主。
1.理化性質與體內分布 吡哆醛、吡哆醇和吡哆胺都是白色結晶,易溶于水和酒精,微溶于脂溶劑。對光敏感,高溫下迅速破壞。 異煙肼、青霉胺、左多巴以及口服避孕藥等藥物都為維生素B6的拮抗劑。因此,在服用這些藥物的同時,應補充維生素B6。體內該種維生素的80%~90%以PLP形式與糖原磷酸化酶結合儲存在肝臟。
2.吸收與代謝 維生素B6主要在空腸被動吸收。食物中的維生素B6多以5,-磷酸鹽的形式存在,吸收速度較慢;經水解為非磷酸化維生素B 6的吸收速度較快。維生素B6吸收后在肝臟被特殊激酶磷酸化,成為有活性的輔基形式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醇和磷酸吡哆胺。血液和組織中的維生素B6多呈結合型。在體內吡哆醛和吡哆胺可以互相轉變。食入的維生素B6,約70%氧化成無活性的代謝物4-吡哆酸,由尿中排出。維生素B6也可經糞便排出,但排泄量有限。由于,腸道內微生物能合成維生素B6,故難以評價這種排泄的程度。
3.生理功能 維生素B6主要以磷酸吡哆醛的形式作為輔酶參與近百種酶系的反應,這些酶系大多與氨基酸的代謝有關。故其在氨基酸的合成與分解上起著重要作用。維生素B6是δ-氨基-酮戊酸合成酶的輔酶。該酶能催化血紅素合成;是糖原磷酸化反應中磷酸化酶的輔助因子,能催化肌肉與肝臟中的糖原轉化;參與亞油酸合成花生四烯酸以及膽固醇的合成與轉運。維生素B6是轉氨酶脫羧酶的輔酶,能影響核酸和DNA的合成。若維生素B6缺乏而影響DNA的合成,繼而會影響機體的免疫功能。維生素B6是胱硫醚酶的輔助因子,這些酶參與同型半胱氨酸到半胱氨酸的轉硫化途徑。 此外,維生素B6還涉及神經系統中許多酶促反應,使神經遞質的水平升高,包括5-羥色胺、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組氨酸和γ-羥丁酸等。
4.缺乏與過量 單純的維生素B6缺乏較少見。一般,多同時伴有其它B族維生素的缺乏。缺乏維生素B6可致眼、鼻與口腔周圍皮膚脂溢性皮炎,并可擴展至面部、前額、耳后、陰囊及會陰處。可見有口炎、舌炎、唇干裂,個別出現神經精神癥狀,易激惹、抑郁及人格改變;兒童缺乏時對生理的影響較成人大,可出現煩躁、抽搐和癲癇樣驚厥以及腦電圖異常等臨床癥狀。此外,可能引起體液和細胞介導的免疫功能受損,出現高半胱氨酸血癥和黃尿酸尿癥,偶見低血色素小細胞性貧血;大劑量的維生素B6還用于預防和治療妊娠反應、運動病以及由于放射線、藥物治療、麻醉等所引起的惡心、嘔吐等。從食物中獲取過量的維生素B6沒有副作用。但通過補充品長期給予大劑量維生素B6(500mg/d)會引起嚴重毒副作用,主要表現為神經毒性和光敏感反應。
5.供給量及食物來源 中國營養學會2000年建議值是參考歐美人群的研究結果,并且考慮到我國居民膳食模式與歐美的差異,提出我國居民膳食維生素B6的AI值,成人為1.2mg/d。維生素B6與氨基酸代謝的關系非常密切,因而需要量應隨蛋白質攝入量的平升高而增高。最好按每攝入1g蛋白質供給0.02mg維生素B6。對于一個攝入蛋白質很充裕的成年人其維生素B6的供給量應為2.0mg。維生素B6在食物中分布很廣,腸道細菌也可合成一部分,一般不會缺乏。但在懷孕、藥物治療、受電離輻射或在高溫環境下生活、工作,可出現維生素B6缺乏,需要適當增加其供給量。女性口服含雌激素的避孕藥可引起維生素B6的缺乏。
最新資訊
- 確定!2025年9月公共營養師線下機考,32考區分布+兩科目沖刺資料速看2025-09-19
- 9月27日開考!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試須知+復習重點+考前沖刺資料集2025-09-18
- 2025年9月公營養師考試內容詳解!2025-07-08
- 2025公共營養師6月28日考試必看!備考資料免費領2025-06-27
- 2025年陜西公共營養師:高效備考經驗大放送2025-06-23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學齡兒童與青少年營養2025-06-17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油脂和調味品的營養價值2025-05-16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營養強化和保健食品2025-05-15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植物性食物的營養價值2025-05-13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動物性食物的營養價值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