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營養師三級知識點:微量元素鉻


1.含量與分布 成年人體內含鉻總量約為5~10mg,骨、大腦、肌肉、皮膚和腎上腺中鉻含量較高。一般組織中鉻含量隨年齡增長而減少。
2.吸收與代謝 食物中的鉻大多為無機Cr3+,一般吸收率<3%。鉻可與有機物結合成為具有生物活性的復合物,從而提高鉻的吸收率,如啤酒酵母中以葡萄糖耐量因子形式存在的鉻,其吸收率達10%~25%。草酸鹽和植酸鹽可干擾鉻的吸收。 鉻在小腸被吸收,進入血液中的鉻主要與運鐵蛋白結合,部分與白蛋白結合,并轉運至全身組織器官。攝入體內的鉻約95%以上從尿中排出,少量從膽汁、毛發和皮膚排出。
3.生理功能 鉻是體內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重要組成成分,能增強胰島素的作用,促進葡萄糖的利用及使葡萄糖轉化為脂肪。GTF本身并不是降糖劑,但它能增強胰島素作用,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鉻具有提高高密度脂質白和載脂蛋白A濃度及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三價鉻(Cr3+)與DNA結合,可增強其啟動位點的數目,增強RNA和DNA的合成。
4.缺乏與過量 鉻缺乏多見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的嬰兒及完全腸外營養的病人。患者可出現生長停滯、血脂增高、葡萄糖耐量異常,并伴有高血糖及尿糖等癥狀。 由于三價鉻的毒性較低,食物中含鉻較少且吸收利用率低,以及安全劑量范圍較寬等原因,尚未見膳食攝入過量鉻而引起中毒的報道。但研究發現接觸鉻化合物可發生過敏性皮炎、鼻中隔損傷,可見肺癌發生率上升等現象。
5.供給量與食物來源 美國營養標準推薦委員會于1989年建議成年人鉻的安全適宜攝入量為50~200μg/d。中國營養學會推薦1~6月嬰兒鉻的AI為10μg/d,7~12月為15μg/d,1~3歲為20μg/d,4~10歲為30μg/d,11~17歲為40μg/d,成人為50μg/d。鉻的UL成年人生為500μg/d。鉻廣泛分布于食物中,動物性食物以肉類和海產品(牡蠣、海參、魷魚、鰻魚等)含鉻較豐富,植物性食物如谷物、豆類、堅果類、黑木耳、紫菜等含鉻也較豐富,啤酒酵母和動物肝臟中的鉻以具有生物活性的糖耐量因子形式存在,因此吸收利用率較高。有的地區水中含有相當數量的鉻。食物加工越精細,其中鉻的含量越少,精制食品幾乎不含鉻.
最新資訊
- 確定!2025年9月公共營養師線下機考,32考區分布+兩科目沖刺資料速看2025-09-19
- 9月27日開考!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試須知+復習重點+考前沖刺資料集2025-09-18
- 2025年9月公營養師考試內容詳解!2025-07-08
- 2025公共營養師6月28日考試必看!備考資料免費領2025-06-27
- 2025年陜西公共營養師:高效備考經驗大放送2025-06-23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學齡兒童與青少年營養2025-06-17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油脂和調味品的營養價值2025-05-16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營養強化和保健食品2025-05-15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植物性食物的營養價值2025-05-13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動物性食物的營養價值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