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執業醫師心血管系統疾病精講復習:感染性心內膜炎


本單元2000~2009年約考過l2題。自體瓣膜感染性心內膜炎的常見致病微生物3題,輔助檢查5題,診斷3題,防治原則l題。
本單元相對循環系統來說內容較少,歷年考題重點出現在自體瓣膜感染性心內膜炎的常見致病微生物及輔助檢查上,考生應該重點掌握,其他內容可作為了解內容。
考點串講
自體瓣膜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
1.常見致病微生物 急性主要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亞急性者大多由草綠色鏈球菌導致(2002)。
2.臨床表現:發熱、乏力、食欲缺乏、體重減輕等非特異癥狀;幾乎所有心臟雜音或原有雜音強度和性質改變、貧血;周圍體征少見;指甲下的線狀出血、Roth斑、Osler結節、Janewsys損害。
3.并發癥①心臟組織的破壞:贅生物導致瓣膜反流致心衰、瓣周膿腫、化膿性心包炎;②動脈栓塞和膿腫轉移:心(急性心肌梗死)、腦、脾、腎、四肢、腸系膜;③左向右分流性心臟病可導致肺栓塞;④免疫反應:脾大、腎小球腎炎。
4.輔助檢查血液檢查:正常細胞正常色素性貧血、ESR快、白細胞總數和分類輕度增加;γ球蛋白增高、循環免疫復合物、RF陽性、補體降低。尿液檢查:血尿、蛋白尿(腎臟受累)。血培養:亞急性患者未用抗生素,采血3次間隔1h,如次日未見細菌生長再采血3次后開始治療;亞急性患者已經使用抗生素,停用2~7d后采血;急性患者采血3次后直接用抗生素;不必在寒戰時采血(2001)。
5.超聲心動圖檢查超聲心動圖可以發現贅生物,無贅生物不能排除感染性心內膜炎;感染治愈后贅生物可以長期存在,除非發現贅生物增大或有新生贅生物,否則難以診斷復發或再次感染。
6.診斷標準:血培養2次相同細菌陽性、超聲可見贅生物和新的反流(2003);次要
標準:基礎心臟病、發熱、栓塞、免疫反應(脾大、腎小球腎炎)、血培養l次陽性或2次病原體不同、超聲心動符合IE但未達到主要標準;2個主要標準;l個主要標準+3個次要標準;5個次要標準。
7.防治原則 早期用藥、殺菌藥物、大劑量、長療程(4~6周)、靜脈為主;青霉素+氨基糖苷類(2003);外科手術瓣膜置換;有易感因素的患者接受可能導致暫時性菌血癥的手術操作時要預防;口腔和上呼吸道操作用藥針對鏈球菌,泌尿生殖消化道預防針對腸球菌。
歷年經典試題
1.女,28歲。發熱半個月,弛張熱型,伴惡寒、關節痛。體檢:皮膚瘀點、0sler結節,心臟有雜音,考慮為感染性心內膜炎。確診的直接證據來自(E)
A.血液學檢查
B.心電圖檢查
C.超聲心動圖
D.免疫學檢查
E.細菌學檢查
2.診斷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最重要方法是(D)
A.免疫學檢查
B.心電圖檢查
C.X線檢查
D.血培養
E.常規生化檢查
3.女性患者,心臟聯合瓣膜病10年,發熱l個月,體溫為37.2~37.6℃,厭食,消瘦貧血貌。確診手段首選(B)
A.胸部x線
B.血培養
C.測定血紅蛋白
D.心肌酶檢查
E.測定血沉
4.10歲男孩,因發熱,關節腫痛,皮膚出現環形紅斑,心率增快出現奔馬律,血沉增快,經治療上述癥狀、體征消失后,需繼發性預防的方法是(D)
A.避免關節損傷
B.忌海鮮
C.減少體育運動
D.長效青霉素肌注
E.激素吸入維持
(5~6題共用備選答案)
A.立克次體
B.金黃色葡萄球菌
C.肺炎球菌
D.淋球菌
E.草綠色鏈球菌
5.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B)
6.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E)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霍亂)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傷寒)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2024-08-2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