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營養師三級七大營養素之維生素:維生素概述


維生素是維持人體生命過程所必需的一類有機化學物,天然存在于食物中,人體幾乎不能合成,需要量甚微,各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既不參與機體組成,也不提供能量。近年來,有關維生素的作用有不少新發現,證明它不僅是防止多種缺乏病的必需營養素,而且具有預防多種慢性退化性疾病的保健功能。但仍有許多維生素的作用及其機理尚未完全清楚。
關于維生素的命名有三個系統,一是按發現歷史順序,以英文字母順序命名,例如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等。二是按其特有的生理功能和治療作用命名,例如抗干眼病因子、抗癲皮病因子、抗壞血酸等。三是按其化學結構命名,例如視黃醇、硫胺素、核黃素等。但是在使用上并無嚴格規范,常常三類名稱混合使用。營養學上通常按維生素的溶解性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維生素兩類。
維生素是生物正常生長發育中必不可缺的,人類對維生素的需要量每天往往只需要幾毫克或幾微克,所以通常稱維生素為微量營養。當生物,特別是人類缺少某種維生素時,代謝就不能正常發展,甚至生發疾病,臨床表現出各種癥狀,這種由于缺乏維生素而引起的疾
病稱為維生素缺乏癥。維生素的種類較多,各種維生素的化學結構和生理生化功能各不相同。但是,所有維生素都具有共同的特點維生素不是構成組織細胞的原料,也不是人體的能源物質,維生素大部分是人體各種輔酶輔基,通過酶的作用來調控人體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
因此,為了維持營養的均衡,保持增進健康,維生素是不可或缺的有機物。然而人類與各種動物均無法在自己體內合成維生素,必須藉由食物以及維生素劑,才能直接或間接地攝取維生素。一旦維生素攝取不足,就有可能產生各種疾病。由于維生素與人類的營養生理關
系密切,因此維生素已成為臨床防治各種疾病的重要藥物類。但維生素本身并非藥品,我們不能指望維生素發揮與特效藥一般的效果。同時,維生素必須保持長期的攝取,才能夠產生效果。
(一)什么是維生素
維生素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所必需的微量小分子有機化合物。由于最早分離出來的維生素B1是種胺類(amine),故對這類物質取名Vitamine,即生命胺,中文譯名為維他命,后改為維生素。
(二)維生素已被視為營養補助食品
早在6、7世紀,我國已有腳氣病的記載,認識到這是一種食米地區的病,并用富含維生素B1的糠皮進行治療。我們現在知道的“雀目癥”即是夜盲癥,是缺乏維生素A引起的,而肝臟含豐富的維生素A,故用此治療。18世紀歐洲航海的人已知道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可以治療壞血病。壞血病是缺乏維生素C引起的,古時航海的人就是因為長期吃不到新鮮的蔬菜而得此病。
在1978年,美國政府將維生素從藥劑法規中脫離,訂定為營養補助食品的范圍,此后,維生素由藥品變成了食品。在美國想要購買維生素劑,可以輕易在食品店或超級市場購得。本來美國人就對維生素有偏好,再由目前維生素充斥市面的事實可知,這種喜好維生素的觀念是扎根于美國的合理主義。在日本,維生素仍未脫離藥品的范圍,因此,無法輕易地購得維生素劑服用。不過,由于日本人對維生素的關心程度逐年升高,有關維生素的知識也慢慢地普及。
維生素劑的成分與體內的組織成分,兩者屬于相同的物質。為了維持身體的運作,食物會變成能源燃燒,而維生素A是擔任補給食物中不足營養素的任務。有了維生素的正確知識后,就可以安心地使用維生素。
(三)抗氧化劑
抗氧化劑是可以化解自由基毒素的物質。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和β-胡蘿卜等是很好的抗氧化劑。
(四)攝取維生素須注意的事項
維生素是補充品而非救命丹。
雖然善用維生素及礦物質可彌補營養攝取之不足,不過,很多人一聽到“維生素”補充品就聯想到“藥”而舉足不前。其實維生素補充品中的維生素就是維持生命必須的有機物質
而礦物質則大多數存在無機物中,可幫助維生素發揮功效,但它們不能在身體里生產、合成。自然狀態存在的維生素及礦物質都少量存在于自然食物中,我們必須從自然食物中攝取。市面上銷售含有高劑量的維生素及礦物質補充品,它和處方藥物具有相同的功效,但基本上維生素及礦物質皆必須自食物中攝取,所以若攝取不足,則必須由補充品中獲得。不過,雖然說只要飲食均衡就可充分攝取維生素及礦物質,但是,在忙碌工作中生活的飲食男女,多無法完成控制飲食或有智慧地攝取營養,更何況從我們口中進食的食物,單經過加工處理,在這過程中早已損失了部分營養素。所以,維生素及礦物質補充品的補充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善用維生素及礦物質可彌補營養攝取之不足,但若運用不當,反而會弄巧成拙喲!維生素是身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我們可以期待它們有各種不同的效果,若必須求急效時,很可能會變成濫用,或因使用不當引起后遺癥。因此在服用時不可輕視。為了有效且安全地使用維生素,服用前必須具備正確的基本常識。人類每日所需的維生素有一定的份量,攝取過多過少都不適宜。以水溶性維生素來說,雖然攝取超過所需量,不致于對身體造成影響,但剩余的水溶性維生素會隨尿液排出體外,造成浪費。因此,服用水溶性維生素,不宜服用過量,并不會有相乘效果。配合每天的飲食習慣,分為3一4次服用,能夠發揮最好效果。這3一4次的服用,以睡前服用的效果最好,因維生素能停留在體內的時間較長。即使服用相同份量的維生素,服用方法及時間的不同,效果就有差別。脂溶性維生素服用時更需謹慎。脂溶性維生素須依賴脂肪才能被身體消化吸收,但有些脂溶性維生素會傷及胃部。
維生素劑有些是藥物,服用者難免會有不安的心理,擔心是否安全?是否有副作用?長期服用是否妥當?其實,這些問題都不必憂慮,維生素劑在人體中所會引起的化學反應,與天然的物質進人體內所引發的化學反應是相同的。維生素劑的效果與自然食物對人體發揮的效果,并沒有什么兩樣,只是在效力上天然維生素略勝一籌。
如果真有不安全的可能性,那就是在于攝取份量。每一種維生素都有各自的特質,若服用過量,有可能會出現過剩或者下痢等癥狀。
只要清楚了解維生素的作用、效果,及個人的需要量,謹守這些規則,安全就無后顧之憂了。
(五)注意維生素過剩癥
維生素劑與其他合成藥品不同,按量服用不必擔心它有副作用,脂溶性維生素吸收后,儲存于肝臟中,需要時,才再度被提出活性化形成一種代謝作用。然而肝臟有一定的儲存量,過剩的脂溶性維生素反而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
?2014年公共營養師代報名入口 2013年下半年成績查詢入口
最新資訊
- 確定!2025年9月公共營養師線下機考,32考區分布+兩科目沖刺資料速看2025-09-19
- 9月27日開考!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試須知+復習重點+考前沖刺資料集2025-09-18
- 2025年9月公營養師考試內容詳解!2025-07-08
- 2025公共營養師6月28日考試必看!備考資料免費領2025-06-27
- 2025年陜西公共營養師:高效備考經驗大放送2025-06-23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學齡兒童與青少年營養2025-06-17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油脂和調味品的營養價值2025-05-16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營養強化和保健食品2025-05-15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植物性食物的營養價值2025-05-13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動物性食物的營養價值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