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營養師三級基礎知識之礦物質鉀


1.含量與分布 正常成人體內鉀總量約為50mmol/kg。體內鉀主要存于細胞內,約占總量的98%,其他存在于細胞外。
2.吸收與代謝 人體內的鉀主要來自食物,成人每日從膳食中攝入的鉀為60~100mmol,兒童為0.5~3.0mmol/kg體重,攝入的鉀大部分由小腸吸收,吸收率為90%左右。 攝入的鉀約90%經腎臟排出,每日排出量約70~90mmol,因此,腎是維持鉀平衡的主要調節器官。腎臟每日濾過鉀約有600~700mmol,但幾乎所有這些都在近端腎小管以及亨勒袢所吸收。除腎臟外,經糞和汗也可排出少量的鉀。
3.生理功能 (1)參與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的代謝 葡萄糖和氨基酸經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合成糖原和蛋白質時,必須有適量的鉀離子參與。估計1g糖原的合成約需0.6mmol鉀,合成蛋白質時每1g氮需要3mmol鉀。三磷酸腺苷的生成過程中也需要一定量的鉀,如果鉀缺乏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的代謝將受到影響。(2)維持細胞內正常滲透壓 由于鉀主要存在于細胞內,因此鉀在細胞內滲透壓的維持中起主要作用。(3)維持神經肌肉的應激性和正常功能 細胞內的鉀離子和細胞外的鈉離子聯合作用,可激活Na+ -K+ -ATP酶,產生能量,維持細胞內外鉀鈉離子濃差梯度,發生膜電位,使膜有電信號能力,膜去極化時在軸突發生動作電位,激活肌肉纖維收縮并引起突觸釋放神經遞質。當血鉀降低時,膜電位上升,細胞膜極化過度,應激性降低,發生松弛性癱瘓。當血鉀過高時,可使膜電位降低,可致細胞不能復極而應激性喪失,其結果也可發生肌肉麻痹。(4)維持心肌的正常功能 心肌細胞內外的鉀濃度對心肌的自律性、傳導性和興奮性有密切關系。鉀缺乏時,心肌興奮性增高;鉀過高時又使心肌自律性、傳導性和興奮性受抑制;兩者均可引起心律失常。(5)維持細胞內外正常的酸堿平衡 鉀代謝紊亂時,可影響細胞內外酸堿平衡。當細胞失鉀時,細胞外液中鈉與氫離子可進入細胞內,引起細胞內酸中毒和細胞外堿中毒,反之,細胞外鉀離子內移,氫離子外移,可引起細胞內堿中毒與細胞外酸中毒。
4.缺乏與過量 人體內鉀總量減少可引起鉀缺乏癥,可在神經肌肉、消化、心血管、泌尿、中樞神經等系統發生功能性或病理性改變。主要表現為肌肉無力或癱瘓、心律失常、橫紋肌肉裂解癥及腎功能障礙等。體內缺鉀的常見原因是攝入不足或損失過多。正常進食的人一般不易發生攝入不足,但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需長期禁食或少食,而靜脈補液內少鉀或無鉀時,易發生攝人不足。損失過多的原因比較多,可經消化道損失,如頻繁的嘔吐、腹瀉、胃腸引流、長期用緩瀉劑或輕瀉劑等;經腎損失,如各種以腎小管功能障礙為主的腎臟疾病,可使鉀從尿中大量丟失;經汗丟失,見于高溫作業或重體力勞動者,因大量出汗而使鉀大量丟失。 體內鉀過多,血鉀濃度高于5.5mmol/L時,可出現毒性反應,稱高鉀血癥。鉀過多可使細胞外K+上升,心肌自律性、傳導性和興奮性受抑制。主要表現在神經肌肉和心血管方面。神經肌肉表現為極度疲乏軟弱、四肢無力、下肢沉重。心血管系統可見心率緩慢、心音減弱。
5.供給量與食物來源 鉀需要量的研究不多。中國營養學會于2000年制訂的DRIs中,參考國內外有關資料,提出了中國成人膳食鉀的適宜攝入量(AI)為2000mg/d。 大部分食物都含有鉀,但蔬菜和水果是鉀最好的來源。每100g谷類含鉀100~200mg,豆類600~800mg,蔬菜和水果200~500mg,肉類含量約為150~300mg,魚類200~300mg。每100g食物含量高于800mg以上的食物有紫菜、黃豆、冬菇、赤豆等。
最新資訊
- 確定!2025年9月公共營養師線下機考,32考區分布+兩科目沖刺資料速看2025-09-19
- 9月27日開考!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試須知+復習重點+考前沖刺資料集2025-09-18
- 2025年9月公營養師考試內容詳解!2025-07-08
- 2025公共營養師6月28日考試必看!備考資料免費領2025-06-27
- 2025年陜西公共營養師:高效備考經驗大放送2025-06-23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學齡兒童與青少年營養2025-06-17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油脂和調味品的營養價值2025-05-16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營養強化和保健食品2025-05-15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植物性食物的營養價值2025-05-13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動物性食物的營養價值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