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三級復習資料:銅的吸收與代謝


膳食中銅被吸收后,通過門脈血運送到肝臟,摻入到銅藍蛋白,然后釋放到血液,傳遞到全身組織,大部分內源性銅排泄到胃腸道與從食物中來而未被吸收的銅一起排出體外,少量銅通過其他途徑排出。
銅主要在小腸被吸收,少量由胃吸收。可溶性銅的吸收率為40%~60%。胃腸道對一般食物中銅吸收率很高,近來報道表觀吸收率為55%~75%,銅的吸收率受膳食中銅水平強烈影響,膳食中銅含量增加,吸收率則下降,而吸收量仍有所增加。在每天攝入銅少于1mg時,其吸收率為50%以上;當每天攝入量增加到5mg時,吸收率則下降為20%以下,每天攝入銅為2mg時吸收率約為35%。轉自環 球 網校edu24ol.com轉自環 球 網校edu24ol.com轉自環 球 網校edu24ol.com
膳食中銅水平低時,主動運輸為主;膳食中銅水平高時,被動吸收則起作用。年齡和性別對銅吸收未見明顯影響。銅的吸收可能受機體對銅的需要所調節,含銅硫蛋白參與對銅吸收的調節。
膳食中其他營養素攝入量對銅的吸收利用產生影響,但所需含量都比較高,這包括鋅、鐵、鉬、維生素C、庶糖和果糖。已證明鋅攝入過高可干擾銅的吸收,膳食或飼料中維生素C含量高時,在許多動物體內可產生銅缺乏,但人體研究較少。每天攝入維生素C 600mg并不干擾銅的吸收。每天攝入維生素C 1600mg可減少銅藍蛋白活力,人體研究表明,果糖攝入量高與紅細胞中銅-鋅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減少有關。轉自環 球 網校edu24ol.com轉自環 球 網校edu24ol.com轉自環 球 網校edu24ol.com
總之,這些營養素之間關系,在人體研究中資料仍感不足,需要進一步探討。
銅的主要排泄途徑是通過膽汁到胃腸道,再隨唾液、胃液、腸液回收,進入胃腸道的銅以及少量來自小腸細菌的銅一起由糞便中排出,但少部分被重吸收。健康人每日經尿液排泄的銅約10-50μg/d(0.2~1.0μmol/d),經汗及皮膚通常丟失50μg/d以下,皮膚、指甲、頭發也丟失銅。銅吸收和排泄的動態平衡調節,在廣寬的膳食攝入范圍內可預防銅的缺乏或中毒。
最新資訊
- 確定!2025年9月公共營養師線下機考,32考區分布+兩科目沖刺資料速看2025-09-19
- 9月27日開考!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試須知+復習重點+考前沖刺資料集2025-09-18
- 2025年9月公營養師考試內容詳解!2025-07-08
- 2025公共營養師6月28日考試必看!備考資料免費領2025-06-27
- 2025年陜西公共營養師:高效備考經驗大放送2025-06-23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學齡兒童與青少年營養2025-06-17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油脂和調味品的營養價值2025-05-16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營養強化和保健食品2025-05-15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植物性食物的營養價值2025-05-13
- 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點分享:動物性食物的營養價值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