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態心理學與健康心理學章節復習資料:4.1應激與耗竭


考試動態:2014年下半年各地考試報名專題|20歲可申請代報名
課程推薦:2014年網課+面授保過班|零基礎保過|1v1直播自習室
第四章 生活應激與應付
第一節 應激與耗竭
一.應激 STESS――(聯結社會心理事件與生理、心理疾患的中介概念)個體“察覺”到出乎意料的威脅或危險的環境刺激,機體內部因而產生的緊張“備戰”狀態。從機體與之相關的心身機制而言,即應激,就社會關系而言,即緊張。這種生理、心理以及社會功能的整體反應既可以是適應的,也可以是適應不良的。
1. Hans Selye,(1907 - 1982)
加拿大病理生理學家1936年提出STRESS理論:機體內部突發的緊張狀態
漢斯?塞爾耶,生于奧地利的加拿大內分泌學家,心理學家。1936年給實驗
大鼠注射不同物質,結果導致潰瘍及某些免疫系統組織的萎縮,進而發現某些環境改變也會產生同樣效果。于是借用工程學的術語“壓力”或“應力”指代這一非特異性反應。
2. R.S. Lazarus & Berkeley Group:對應激源的認知與其對情緒影響的相關――每種情緒反應……是一種具體的認知或評價的功能。認知過程是引起“應付”過程的原因,應付過程是對被評價情境的處理方式。
應激的生理反應
• 早在1920 ― 1930年代Cannon就對面對危險或威脅之時應激狀態的生理反應進行了研究,發現交感神經興奮, HPA軸激活、“應激激素”分泌增加,心率、呼吸加快,肝糖原釋放,瞳孔擴大,皮膚、內臟血管收縮,血液涌向大腦和肌肉,使機體處于“戰斗或逃跑”的狀態。
• HPA軸: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與邊緣系統密切相關。其中控制著情緒記憶的海馬對皮質醇高度敏感。在皮質醇作用下海馬有助于切斷應激反應,結束邊緣系統與HPA軸不同部分的反饋。
• 長期應激導致皮質醇長期過度分泌可產生海馬老化,引起腦損害等一系列長期惡果。
二.應激過程
1.應激源:觸發應激反應的原始刺激(體內、體外、社會……)
應激反應:突發性、全身性、非特異性、保護性的緊張反應
2.A.警報動員――有機體發布戰斗動員,引發情緒、增加緊張度,提高警戒性敏感性,調動體內資源,采用各種應付手段,以滿足事變要求
B.抵抗――應激持續,有機體的適應性處于最高水平,利用體內的全部資源,強化自我防御機制
C.衰竭崩潰――面臨連續的極度應激,資源耗竭、應付失敗,整合瓦解,代償失調,以至全面崩潰
三.耗竭(Burn-out)
• 應激效應要素:可預測性,可控制性
• 耗竭:最早于1969年由Bradley提出,其后于1974年 Freudberger的《Staff Burnout》開創了對心身耗竭的研究。
• 耗竭:長期暴露于連續、極度的(職業)應激環境,資源枯竭、應付失敗,整合瓦解,代償失調,而出現的過度心理疲憊、機體損耗的狀態
• Christina Maslach(1981)的耗竭三成分:情感枯竭,非人化,自我成就感缺失
四.應激源――觸發有機體應激反應的原初刺激
1.職業應激
• 職業組織的特征和過程
組織氛圍,領導方式,授權程度,參與決策水平,工作服務對象
• 工作條件和人際關系
空間時間安排,職場生態環境,工資福利上下級、同事支持網絡,職場可利用資源
• 工作要求與職業角色特點
崗位職責,任務要求與沖突,個人績效,職業滿意感,家庭-工作沖突
2.家庭危機與緊張
R.Hill(家庭危機研究先驅):ABC → X 危機
A:家庭事件――潛在應激源
B:事件發生時家庭有關資源的相互作用
C:AB兩者與家庭成員所理解的事件的相互作用
X:ABC三者結合所造成的危機
T.McMurrain:區分促發危機產生事件的三種類型
(1) 漸發成熟性事件――家庭生活周期中自然產生的轉折點
(2) 消耗性事件――應付期過分延長、危機積累
(3) 沖擊性事件――突發災難
3.環境應激
(1)物理化學生態環境:氣候、海拔、污染……
(2)社會環境(社會地位、經濟收入、居所、教育水平、人際交往……)
(3)自我創設環境(生活方式/生活風格、酗酒、吸毒、藥物依賴……)
(4) LCU生活事件 Life Change Units―― 若一年累計超過300分,來年患病的可能性達70%;150~300分,50%;不超過150分,則健康平安
4.挫折與沖突 Frustration / Conflict
(1)挫折――阻礙(事件)+負性情緒→應激
阻礙或干擾個人行為的某種情景以及這一情景所激發的心理感受,即挫折感,主要是一些負性情緒。
(2)沖突――矛盾+緊張→應激
置身于相互對立的事件、動機、目的、行為、沖動等的情境
接近―接近沖突approach?approach:趨向兩個同樣渴望但彼此不相容的目標時所產生的沖突
接近―回避沖突approach? avoidance:為同一個目標所吸引和排斥時所產生的沖突
回避―回避沖突avoidance ? avoidance:為兩個不受歡迎的目標所排斥,并在強烈的壓力之下選擇其中一個目標時所產生的沖突
雙重接近―回避沖突double approach? avoidance:兩個目標中的每一個都具有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的沖突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官方微博|心理咨詢師考試交流QQ群:127666654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