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心理咨詢師考試重要考點解讀:態度轉變的要素及過程
考試動態:2014年上半年各地成績查詢專題|20歲可申請代報名
課程推薦:2014年網課+面授保過班|零基礎保過|1v1直播自習室
態度轉變的要素及過程
1.傳遞者:(1)信息的傳遞者:威信與接受者的相似性都影響他提出的信息的說服效果,均成正相關。
(2)說服的意圖:a.認為傳遞者刻意影響他們則不易改變態度
b.認為傳遞者沒有操縱自己的意圖,心理上沒有抗拒,對信息的接受較好,易于轉變態度。
(3)說服者的吸引力:接受者對高吸引力的傳遞者有較高的認同,因而容易接受他的說服。
2.溝通信息:(1)信息差異:a.傳遞者的威信較高,差異越大,引發的態度轉變就越大。
b.傳遞者的威信較低,差異適中,引發的態度改變也較大。
(2)畏懼:與態度轉變的關系不是線性關系。畏懼的喚起能增強說服效果。
a.畏懼太強烈,引起接受者心理防御否定畏懼本身,態度轉變較少。
b.中等強度的畏懼信息能達到較好的說服效果。
(3)信息傾向性:a.對一般公眾,單一傾向信息說服效果較好。
b.對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兩方面的信息,說服效果較好。
3.接受者:(1)原有的態度與信念:a.已經內化的態度作為接受者信念的一部分,難于改變
b.已成為既定事實的態度,即說服者根據直接經驗形成的態度不易改變。
(2)接受者的人格因素:a.依賴性較強的接受者信服權威,比較容易接受說服。
b.自尊較高、自我評價較高的接受者不易改變態度。
c.社會贊許動機的強弱也是影響因素。高社會贊許動機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眾影響,易于接受說服。
(3)個體在面臨改變態度的壓力時,其逆反心理,心理慣性等心理傾向會使其拒絕他人的影響,從而影響態度轉變。
4.情境:(1)預先警告:雙重作用。如接受者原有態度不夠堅定,預先警告可促使其態度改變;但預告也可能有抵制說服的作用。
(2)分心:a.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對溝通信息的注意,將會減弱他對說服者的防御和阻抗,從而促進態度轉變。
b.如果分心干擾了說服過程本身,使接受者得不到溝通信息則會削弱說服效果。
(3)重復:溝通信息重復頻率與說服效果呈倒U型曲線關系。
a.中等頻率的重復,效果較好。 b.重復頻率過低或過高,說服的效果均不好。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官方微博|心理咨詢師考試交流QQ群:127666654
最新資訊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童年期的同伴交往2025-11-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識別和處理依賴現象2025-11-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2025-11-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社會促進與社會懈怠2025-11-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非言語行為的運用2025-11-0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幼兒記憶的發展2025-11-0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思維內容障礙2025-11-04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面對職場女性群體時的心理咨詢小技巧2025-11-0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防御機制及形式2025-10-3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奧爾波特的三層次特質理論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