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咨詢心理學復習資料:5.2精神分析理論關于人格結構的觀點
更新時間:2014-07-25 09:24:34
來源:|0
瀏覽
收藏
心理咨詢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2014年咨詢心理學復習資料:5.2精神分析理論關于人格結構的觀點,由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頻道為您提供!
考試動態:2014年上半年各地成績查詢專題|20歲可申請代報名
課程推薦:2014年網課+面授保過班|零基礎保過|1v1直播自習室
第2節 精神分析理論關于人格結構的觀點
弗洛伊德將人格的結構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部分。“本我”追求生物本能欲望的滿足,是人格結構的基礎,是人格中的一個永存的成分。在人一生的精神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我”的活動,遵循“快樂原則”,它要求毫無掩蓋與約束地尋找直接的肉體快感,以滿足基本的生物需要。如果受阻或被遲誤,就會出現煩擾和焦慮。“自我”介乎“本我”與“超我”之間,按著“現實原則”活動。“自我”通過與外界環境的接觸,經由后天學習獲得特殊的發展。“自我”感知外界刺激,了解周圍環境,儲存從外界獲得的經驗,從而具備了應對現實的功能。“自我”的這一功能是基于個體保存的本能,弗洛伊德稱他為“自我”本能,它可以對“本我”發揮指導和管理功能。“自我”可以按“現實原則”確定是否應該滿足“本我”的各種要求。弗洛伊德把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的人格結構部分稱為“超我”,“超我”的活動遵循“道德原則”。從個體發育來看,“超我”在較大程度上依賴于父母的影響。“超我”一旦形成之后,“自我”就要同時協調“本我”、“超我”和現實等三方面的要求。為此,“自我”就成為“本我”與外界關系的調節者,也是“本我”與“超我”之間的調節者。也就是說,在考慮滿足“本我”本能沖動和欲望的時候,不但要考慮外界環境是否允許,還要考慮“超我”是否認可。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官方微博|心理咨詢師考試交流QQ群:127666654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童年期的同伴交往2025-11-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識別和處理依賴現象2025-11-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2025-11-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社會促進與社會懈怠2025-11-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非言語行為的運用2025-11-0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幼兒記憶的發展2025-11-0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思維內容障礙2025-11-04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面對職場女性群體時的心理咨詢小技巧2025-11-0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防御機制及形式2025-10-3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奧爾波特的三層次特質理論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