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社會心理學復習資料:10.3人際知覺的理論與規律


考試動態:2014年上半年各地成績查詢專題|20歲可申請代報名
課程推薦:2014年網課+面授保過班|零基礎保過|1v1直播自習室
第3節 人際知覺的理論與規律
1、人際知覺理論
1) 認同、移情與反省認同:指人們自覺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觀念、信仰、行為準則和態度,并不自覺地模仿他人,使自己的心理和行為與他人要求相一致的過程。
移情:是指個體能夠進行心理換位,設身處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場和角度去體驗和推測他人的需要、動機和情感。
反省:指主體對他人對自己評價的認識。
2) 印象形成理論
答:印象研究是從社會認知研究中引申而來的。認為當人們與一個陌生人接觸時,首先會想到對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即對他人形成一個總體的印象。因而印象的形成具有綜合性、間接性和固執性
印象形成的模式?
答:累加模式。人們以認知客體特性的總和形成對它的印象。平衡模式。人們以認知客體的各種特征的平均值形成對其的印象。加權平均模式。將認知客體所有特性加以平均,同時對較重要的特性給予較大的權數。
3)認識平衡與認識失調理論
答:認識平衡與認識失調理論是重要的人際知覺理論,也是社會心理學中最有影響力的理論之一。是20世紀50年代末期70年代早期社會心理學研究中最熱門的課題。
2、人際知覺規律
1)首應效應
答:指在社會認識過程中,第一印象所獲得的信息對總體印象形成和后繼信息的理解和組織的強烈定向作用。第一印象:兩個素不相識的初次見面時行成的印象,包括對方的表情,姿態、身體、儀表等方面的印象。為什么會產生首因效應呢? 答:有的學者認為是先入為主,獲得了鮮明、深刻的印象,對于后繼信息,人們投入的注意力不夠,從而使其影響下降。
2) 近因效應答:近因效應是指在總體印象形成過程中,最后獲得信息比原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象
在什么情況下出現近因效應呢?
答:當關于某人的信息連續出現時,人們傾向于相信前面的信息,并對其產生深刻的印象,這時會出現首因效應;當關于某人信息被間斷地感知時,近因效應會起作用。認知者與陌生人交往時,首因效應起作用大,而與熟人交往時,近因效應則起較大的作用。
3) 暈輪效應
答:暈輪效應也稱光環效應。人們對一個人某個特征形成好的或壞的印象后,傾向于據此推論該人的其他特性。
4)仁慈效應
答:個體在對他人特征進行評價時往往更多的對他人做出積極的、肯定的評價,即評價他人總有一種寬大的傾向,好的評價多于不好的評價。
5) 社會刻板印象
答: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對某個或某類人或事物的一種概括和固定的看法。
刻板印象有其積極的意義?
答:節省人們的時間和精力,避免搜凜、分析信息的繁瑣過程。但刻板印象往往是片面的,與事物本質不一定符合。消極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不僅忽視了個體差異,經常導致對人的錯誤認知,且是構成偏見的主要成分。盡管刻板印象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6) 投射作用
答:是指一個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緒取向而將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別人身上的現象,投射作用使人們將自己的特點看成了別人的特點,心理學中投射測驗就是根據這一原理發展起來的。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官方微博|心理咨詢師考試交流QQ群:127666654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