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社會心理學復習資料:6.2侵犯行為的理論


考試動態:2014年上半年各地成績查詢專題|20歲可申請代報名
課程推薦:2014年網課+面授保過班|零基礎保過|1v1直播自習室
第2節 侵犯行為的理論
1、本能論
答:根據本能論的觀點,侵犯行為在本質上是一種本能,人類在基因里就被預先設置了這些行為的程序。本能論的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和勞倫茲。
1)侵犯是一種本能:精神分析取向2)侵犯作為本能行為:習性學的觀點
侵犯源于攻擊本能的重要功能: 答:第一,攻擊可令一個種系的成員在一個廣大的地域擴散,這就保證它們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食物資源。
第二,侵犯有利于種系的遺傳基因的改良,通過攻擊,只有最強大的和最有力的個體才能進行繁殖。 最后,最強壯的動物也能更好地保護并保證它們后代的生存。
外顯侵犯的行動
答:1)累積的侵犯能量的總量及2)在當時環境中具體釋放的侵犯刺激的存在與強度共同決定的。3)侵犯行為的生物學影響(神經的影響、基因的影響、生物化學的影響)
2、挫折一侵犯理論
1) 最初的理論觀點答:侵犯行為的發生總是以挫折的存在為條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總是導致某種形式的侵犯。”
那么什么是挫折呢?
答:挫折其實就是需要不滿,即某種障礙妨礙了個體需要的滿足。
多拉德的理論觀點主要可歸納為:
答:第一,侵犯的強度同目標受阻的強度成正比。第二,抑制侵犯的力量,同該侵犯可能受到的預期懲罰的強度成正比。第三,挫折強度一定的情況下,預期懲罰越大,侵犯發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預期懲罰一定,則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發生。
挫折而產生的侵犯主要指向
答:第一,指向直接引起需求不滿的他人。第二,指向與需求不滿沒有直接關系的他人。 第三,指向自身。
2) 理論的修正
答:“挫折可以產生一系列不同的反應,侵犯只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說,遭受挫折未必就會表現出侵犯行為。但對于理論的前半部分,侵犯永遠是挫折的一種后果則未進行修正。
3、侵犯行為形成的社會學習理論
答:1) 強化與侵犯行為 2) 觀察學習與侵犯行為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官方微博|心理咨詢師考試交流QQ群:127666654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