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心理咨詢師考試重要考點精講:歇斯底里
考試報名:2014年上半年各地報名入口匯總|20歲申請代報名
課程推薦:2014年一對一雙證班|零基礎保過|1v1直播自習室
有人說,知道精神分裂癥和歇斯底里的歷史和現化也就知道了全部精神病學。這話不無道理。確實,歇斯底里是最古老的醫學名詞之一,它在近一兩個世紀的精神病學發展史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迄今仍是最分歧的概念之一。歇斯底里的描述性定義至少有以下8種:①轉換癥狀;②游離癥狀;③軀體功能障礙的性質和分布與生理解剖學相矛盾,卻與病人的觀念相一致;④暗示性增高;⑤反應的原始性;⑥反應的目的性;⑦精神狀態的情緒性;⑧吸引注意和自我戲劇化。
轉換癥狀是公認的歇斯底里軀體癥狀,但必須采用嚴格的描述性定義。游離癥狀是公認的歇斯底里精神癥狀,但對游離本身還沒有令人滿意的描述。本書視游離癥狀為意識改變狀態下的癥狀,也可以是與意識改變狀態直接相聯系的癥狀,如發作后的限局性遺忘癥(見P168)。
談到癥狀與生理解剖學相矛盾,我們必須謹慎從事,否則,便會把歇斯底里擴大化。
DSM-Ill-R和ICD-10draft(1990年)都有“軀體化障礙”這樣一個診斷類別,其原本是Briquet綜合征。對于它的性質,有人認為是歇斯底里(如S.B.Guze等),有人認為不是(如P.Chodoff,1974年,W.C.Lewis1974年)。不論性質如何,若使用軀體化障礙這個診斷類別,就應該嚴格遵循相應的診斷標準,美國的或國際的都可以。
認為暗示性增高是歇斯底里發病的心理機制,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把暗示性增高的事實作為診斷歇斯底里的唯一依據,則是危險的。幾十年來,國內發生過多起采用這種診斷方法造成的嚴重醫療事故,教訓是沉痛的。
視反應的原始性為歇斯底里精神障礙的特征而用于診斷,勢必將歇斯底里擴大化。
反應的目的性是公認的歇斯底里精神障礙的特征,但目的性的臨床確定總是帶有醫生的推斷在內,見仁見智,醫生們的理解差異很大,這就勢必造成診斷意見分歧。目的性觀念總是會影響醫生的治療策略和方法,有時會造成醫生病人的關系困難。
情緒性是歇斯底里精神障礙和人格障礙一個很重要的特征。除了極典型的病例,對情緒性的評定醫生間的一致性不高。
吸引注意和戲劇性是公認的歇斯底里人格特性,實際應用時宜有詳細的描述性診斷標準,以免分歧和診斷擴大化。
有些醫生把歇斯底里一語用得太濫。如果只此一次發作,又沒有意識改變狀態的典型特征,最好不用歇斯底里性或歇斯底里樣這類術語,而干脆稱之為心因性反應或原始反應,或者用其他更確切的描述。實際上,多種不同精神障礙都可以帶有所謂歇斯底里色彩。
把歇斯底里看做一種神經癥是不恰當的,因為它沒有其他各種神經癥所共有的心理沖突,也可以表現為精神病的形式(如不承認有病,難于接觸交談,歪曲現實)。
歇斯底里與偽裝的鑒別是一種高度專門化的技術,也需要時間和一定的環境條件。普通精神病院的環境往往使情況復雜化。
總之,歇斯底里是精神科的一個陷阱。
編輯推薦:
報考指南 備考經驗 疑難問答 交流論壇 各級別歷年真題大匯總 免費在線模考
最新資訊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壓力的種類2025-11-19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生狂喜!考前獨家資料免費領!2025-11-1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軀體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點2025-11-1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童年期的同伴交往2025-11-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識別和處理依賴現象2025-11-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2025-11-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社會促進與社會懈怠2025-11-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非言語行為的運用2025-11-0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幼兒記憶的發展2025-11-0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思維內容障礙202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