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團體過程中成員自我認識的變化


(1)個人參加團體的主要動機。
成員參加團體希望能在團體中探討自我,嘗試改變行為,學習新的行為方式,改善人際關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團體只是成員學習新行為,改變舊行為的一種環境,成員在團體過程中不斷學習、改變、成長與發展。 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2)個人在團體中的學習過程。
團體咨詢有助于成員的成長與發展。而個人的成長與發展與他的自我認識水平有密切的關系。在團體中,每位成員在信任、理解、關懷的氣氛中逐漸減少自我防衛心理,開放自己,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誠懇地與他人交換彼此的思想、感情,也通過他人的反饋,進一步了解自己。當一個人建立起健康的自我形象,他的適應必然改善。
(3)成員個人自我認識的變化。
①喬韓窗口認為人的自我可以劃分為四個領域:公開的領域、盲目的領域、隱秘的領域和未知的領域。每個人的自我都由這四部分構成。但每個人四部分的比例是不同的。而且,隨著人的成長及生活經歷,自我的四個部分發生著變化。
②第一部分:公開的自我。代表我們自己知道,也會讓別人知道的領域,這一些我們不能隱藏,或者我們愿意公開的。例如,我是大學教授,我自己清楚,別人也知道。第二部分:盲目的目我。代表別人知道而自己卻不知道的領域。我們自己沒有意識到或無意識地在別人面前表現出來的部分。比如生理或言語上的姿態。習慣動作等。例如,我說話很快,自己不覺得,但別人很清楚。第三部分:隱秘的自我。代表我們自己知道,別人不知道的領域。我們不愿在別人面前顯露出來,屬于個人的隱私。例如慚愧的往事、內心的痛楚等。第四部分:未知的自我。代表我們自己不知道、別人也不知道的領域,屬于無意識的部分,它們是基于某些原因而沒有被意識到的動機,可是它能驅使我們去做某些事情,而我們自己卻無法了解受哪些動機在指使。一般需要運用夢的解析和砂箱療法等特殊方法才能逐漸了解。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③團體使我們有機會了解自己的另外一面,即自己不察覺,同時不易被自己接納的一面。當一個人自我的公開領域擴大,則其生活變得更真實,不論與人交往還是自處,都會顯得輕松愉快而有效率。盲目領域變小,人對自我的認識越清楚,越能在生活中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潛力。
④在團體咨詢過程中,公開領域的擴大是通過自我開放,使一部分隱秘區進入公開區;通過他人的反饋,使一部分盲目區進入公開區。通過團體咨詢,敏感度增加,許多未知區的未知事物進入隱秘區或盲目區。在團體活動中,也可以逐漸被自己或他人了解、認識。通過各種團體內自我探索的機會,以及毫不用偽裝的、真實地表現自己的氣氛,使我們對自己的認識更全面,更深刻。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