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咨詢師 > 心理咨詢師備考資料 > 心理咨詢師輔導:神經癥與不健康心理狀態的分界線

心理咨詢師輔導:神經癥與不健康心理狀態的分界線

更新時間:2010-11-16 09:13:48 來源:|0 瀏覽0收藏0

心理咨詢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1.神精癥的臨床評定方法。

  在精神科工作中,神經癥與正常心理的分界線并不成為一個問題,因為到精神科就診的病人,幾乎都是癥狀比較重且患病比較長的。但是,在內科或基層保健室里,這個問題就會經常發生。這里,關鍵在于深入了解病人的心理,弄清楚心里沖突的性質。從現象或事實的角度來說,心理沖突有常形與變形之分。心理沖突的常形有兩個特點:一是它與現實處境直接相聯系,涉及大家公認的重要生活事件,例如,夫妻感情不和,病人長期想離婚又不想離婚,十分苦惱;二是它有明顯的道德性質,不論你持什么道德脫點,你總可以將沖突的一方視為道德的,而另一方是不道德的,上述的例子便是如此。心理沖突的變形也有相應的兩個特點:一是它與現實處境沒有什么關系,或者它涉及的是生活中的雞毛蒜皮的事情,一般人認為簡直不值得為它操心,或者使不懂精神病學的人感到難以理解,很容易解決的問題為什么病人卻解決不了。例如,某病人每天晚飯后就陷于吃藥還是不吃藥的痛苦沖突之中:吃藥怕肝硬變和上癮,不吃藥怕睡不著。這在不懂精神病學的局外人看來是不成問題的,想吃就吃,不想吃便拉倒,實在決定不了可以去問醫生,醫生叫你吃你就吃,醫生叫你別吃就不吃;二是它不帶明顯的道德色彩。如上例,你不能說吃藥和不吃藥何者道德何者不道德。心理沖突的變形是神經癥性的,而心理沖突的常形則是大家都有的經驗。顯然,如果限于心理沖突的常形,甚至并沒有什么痛苦的心理沖突,那么,充其量只是心理生理障礙,而不是神經癥。要注意的是,一旦出現頭痛、失眠、記憶差或內臟功能障礙,原來不明顯的心理沖突便會尖銳化,也很容易發生變形,例如髓顯的疑病癥狀。

  心理沖突的揭示和分析需要精神病學知識和技巧,一般通科醫生可以用比較簡單而容易掌握的方法來進行評定。這包括三方面: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1)病程:不到3個月為短程,評分1;3個月到1年為中程,評分2;1年以上為長程,評分3。

  (2)精神痛苦的程度:輕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動設法擺脫,評分1;中度者病人自己擺脫不了,需借別人的幫助或處境的改變才能擺脫,評分2;重度者病人幾乎完全無法擺脫,即使別人安慰開導他或陪他娛樂或易地休養也無濟于事,評分3。

  (3)社會功能:能照常工作學習以及人際交往只有輕微妨礙者,評分1;中度社會功能受損害者工作學習或人際交往效率顯著下降,不得不減輕工作或改變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場合不得不盡量避免,評分2;重度社會功能受損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學習,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學,或某些必要的社會交往完全回避,評分3。

  如果總分為3,可以認為還不夠診斷為神經癥。如果總分不小于6,神經癥的診斷是可以成立的。4~5分為可疑病例,需進一步觀察確診。要補充說明的是,對精神痛苦和社會功能的評定,至少要考慮近三個月的情況才行,評定涉及的時間太短是不可靠的。

  2.神經癥與器質性病的鑒別。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對每一位可疑的神經癥病人都必需進行常規的身體和神經系統檢查,這也是內科和神經科臨床工作中的日常實踐。

  根據一次會晤或精神科檢查便下診斷,尤其是缺乏經驗的醫生,常常是不可靠的。安排病人定期復診,例如一、兩周或一個月復診.次,多復診幾次總是可以確診的。精神科醫生下診斷,有時需有內科和神經科的檢查報告或病案記錄,有時需與家屬會晤,以了解有關情況和核對病人的敘述。

  診斷神經癥不能單純依靠排除。身體和神經系統檢查陰性不能構成神經癥診斷的充分根據。反之,如果神經癥癥狀典型而且持久[例如長期存在心理沖突的變形],即使病人確有內科疾病(如慢性肝炎,高血壓病,結核病等),神經癥的診斷仍然是可以成立的。換言之,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必須下兩個診斷,即某種內科疾病和神經癥。這樣做不僅在理論上是站得住腳的,而且在治療上對病人也有好處,也就是醫生一方面治療內科病,另一方面也同時針對神經癥進行相應的治療,尤其是心理治療。對于暫時不能確診的病人,必須向病人做充分的解釋,解除病人不必要的顧慮。也防止病人在不同的科或醫院之間盲目地和焦急地跑來跑去。

  3.神經癥與人格障礙。

  這并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問題。近來,西方國家已經通行多軸診斷。對于每一位精神科病人,除了臨床綜合癥的診斷外,都必須確定他有無人格障礙。這種做法有必要在國內加以推廣。

  據P.Tyrer(1983),神經癥病人的40%有人格障礙。又據A.Sims(1975),一組神經癥病人追蹤12年發現70%有人格障礙,而對照組外科病人有人格障礙者只占25%。

  因此,弄清楚每一位神經癥病人的人格是重要的,這對治療和推斷預后都有必要。

  在不同的時期,同一病人完全可能處于大不相同的狀態。也就是說,在一個時期處于神經癥狀態,而在另一個時期處于精神病狀態,是完全可能的。

  A.Sims(1983)計算了關于神經癥的14篇追蹤研究報告中的資料,得出的結果是:神經癥病人中有5.8%后來出現精神病。O.Brafos(1970)對住過院的神經癥病人追蹤12~22年,發現8%的病人后來因精神病而住院。

  在精神科工作中,這樣的病人并非罕見:過去多年的表現無疑屬于神經癥和人格障礙的范圍,而近來卻是踢顯的精神病狀態。對于這種病例,有些年輕的精神科醫生往往爭論不休,一方說是神經癥,另一方說過去的所謂神經癥只不過是精神病的早期。雙方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幾年前某病人經手術確證為闌尾炎,這一次手術確診是膽囊炎,外科醫生對這兩個不同的診斷都不會懷疑。精神病學有什么理由斷言,一位真正的神經癥病人對任何一種精神病有終生絕對免疫力?

  值得注意的是,典型的神經癥持續多年后出現的精神病狀態照例是不典型的,既非典型的精神分裂癥或躁郁癥,也非典型的偏執性障礙。反過來說也是真的,如果病人表現為典型的精神分裂癥,那么,既往的臨床相照例不是典型的神經癥,病人過去的障礙與其說是持久而苦惱的心理沖突,不如說主要是社會適應不良的行為模式(尤其是人際關系上的異常行為)、模糊而有些奇怪的異常感知覺體驗,以及性質不確定的心理生理障礙等。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神經癥病人后來出現非器質性精神病狀態的,幾乎都有人格障礙。

  (以上摘自:許又新,《神經癥》,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

?2010年下半年心理咨詢師考試報名匯總

?2010年心理咨詢師考前網上輔導招生簡章 

更多信息請訪問:心理咨詢師頻道    心理咨詢師考試論壇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心理咨詢師資格查詢

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心理咨詢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