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學”課堂筆記(三)


10.皮層神經元的感受野分三種類型:簡單型、復雜型、超復雜型。
簡單型感受野面積較小,引起開反應和閉反應的區均呈直線型,兩者分離形成平行直線,但兩者可以存在空間總和效應;
復雜型感受野較簡單型大,呈長方形且不能區分出開反應與閉反應區,可以看成是由直線型簡單感受野平行移動而成,也可以看成是大量簡單型皮層細胞同時興奮而造成的;
超復雜型感受野的反應特性與復雜型相似,但有明顯的終端抑制,即長方形的長度超過一定限度則有抑制效應。
總之,簡單型的細胞感受野是直線形,與圖形邊界線的覺察有關;復雜型和超復雜型細胞為長方形感受野,與對圖形的邊角或運動感知覺有關。
11.功能柱:具有相同感受野并具有相同功能的視皮層神經元,在垂直于皮層表面的方向上呈柱狀分布,只對某一種視覺特征發生反應,從而形成了該種視覺特征的基本功能單位。
12.物理聲學分析聲音的頻率、振幅或聲壓以及復合聲的頻譜;心理聲學考慮到這些參數與人類主觀聽覺間的關系,則提出相應的參數是音高、音強和音色。
13.聽覺通路:耳蝸核-內側膝狀體,由內側膝狀體將聽覺信息傳送到顳葉的初級聽皮層(41區)和次級聽皮層(21區,22區,42區)
內耳音高編碼的兩種方式為細胞分工編碼和頻率編碼。可能對低頻聲刺激以頻率編碼為主,而高頻聲刺激以細胞分工編碼為主。
14.味覺通路:舌的味覺傳入沖動均達腦干孤束核,最后達大腦皮質的前島葉。
15.嗅覺通路:前梨狀區及杏仁核。
16.軀體感覺模式及編碼的一般規律
軀體的感覺模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可以將它們由表及里分成三個層次:淺感覺、深感覺、內臟感覺。淺感覺包括觸覺、壓覺、振動覺、溫度感覺等,這些感受細胞都分布在皮膚中;深感覺是對關節、肢體位置、運動及受力作用的感覺,它們的感受細胞分布在關節、肌肉、肌腱等組織中;內臟感覺一般情況下這些感覺并不投射到意識中來,分布在臟器、血管壁之中,受到牽拉或觸壓會引起痛覺。
軀體感覺神經編碼的基本規律是對各種刺激模式進行細胞分工編碼,而這些細胞又以不同空間對應關系分布著;對于刺激強度則以神經元單位發放頻率的改變進行編碼。軀體內外的各種刺激,按其刺激性質引起相應感受細胞的興奮。
知覺的生理心理學
知覺的神經基礎
一百多年來,神經解剖學家就已經發現,在各種感覺功能的大腦皮層中,存在著兩級功能區,即初級感覺區和次級感覺區。此外,在各種性質不同的皮層感覺區之間還存在著聯絡區皮層。近年所積累的神經心理學的科學事實和靈長動物實驗資料,都說明顳、頂、枕聯絡區皮層,特別是顳下回、顳上溝、頂葉背外側區(5,7區)對物體知覺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頂葉皮層,特別是下頂葉和前額葉皮層對復雜物體、運動物體和具有時間因素的知覺具有重要作用。概括地說,次級感覺皮層、聯絡區皮層以及與記憶功能有關的腦結構,形成了知覺的神經基礎。
失認癥及它可以說明哪些問題
失認癥是一類神經心理障礙,患者意識清晰,注意力適度,感覺系統與簡單感受功能正常無恙,但卻不能通過該感覺系統識別或再認物體,對該物體不能形成正常知覺。包括視覺失認癥、聽覺失認癥和軀體失認癥。
統覺性失認癥:這類患者對一個復雜事物只能認知其個別屬性,但不能同時認知事物的全部屬性,故又稱同時性視覺失認癥。這種失認癥可能是V2區皮層以及與支配眼動的皮層結構間聯系受損。
聯想性失認癥:患者可對復雜物體的各種屬性分別得到感覺信息,也可將這些信息綜合認知,很好完成復雜物體間的匹配任務,也能將物體的形狀、顏色等正確地描述在紙上;但患者卻不知物體的意義、用途,無法稱呼物體的名稱。這類患者大多數是由于顳下回或枕-顳間聯系受損而致。這是視覺及其記憶功能和語言功能之間的功能、解體所造成的。
面孔失認癥:面孔認知障礙分為兩種類型:熟人面孔失認癥和陌生人面孔分辨障礙。前者對站在面前的兩個陌生人可知覺或分辨,也能根據單人面孔照片,指出該人在集體照片中的位置。但病人不能單憑面孔確認親人,卻可憑借親人的語聲或熟悉的衣著加以確認。這類病人大多數是雙側或右內側枕-顳葉皮層之間的聯系受損。陌生人面孔分辨障礙的患者,對熟人確認正確無誤,但對面前的陌生人卻無法分辨。這類患者大多數為兩側枕葉或右側頂葉皮層受損。
聽覺失認癥:患者大腦初級聽皮層(顳橫回的41區)、內側膝狀體、聽覺通路、聽神經和耳的結構與功能無異常所見,但卻不能根據語音形成語詞知覺或不能分辨樂音的音調,也有患者不能區別說話人的嗓音。詞聾患者大多數左顳葉22區或42區次級聽覺受損所致。
體覺失認癥:頂葉皮層的中央后回(3-1-2區)軀體感覺區結構與功能基本正常,但此區與記憶功能和語言功能的腦結構間聯系受損,引起皮層性觸覺失認癥,實體覺失認癥等多種類型的體覺失認癥。
從上述多種類型的失認癥中,可得出這樣一種印象,失認癥是知覺障礙,不是因該感覺系統的損傷,而是由高層次腦中樞間的聯絡障礙所致。從而證明知覺是許多腦結構和多種腦中樞共同活動的結果。即使是以其中一種感覺系統為主的知覺,無論是視知覺、聽知覺還是軀體知覺,也是這些感覺系統與注意、記憶、語言中樞共同活動的產物。
超柱:在大腦視覺皮層中,具有相同感受野的多種特征檢測細胞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對各種視覺屬性綜合反應的基本單元。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