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執業醫師傳染病學:猩紅熱(scarletfever)
更新時間:2013-04-02 12:59:09
來源:|0
瀏覽
收藏


臨床執業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臨床執業醫師傳染病學:猩紅熱(scarletfever)
臨床執業醫師傳染病學:猩紅熱(scarletfever)
概述:
由A組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臨床特征為發熱、咽頰炎、全身彌漫性紅色皮疹和疹退后明顯脫屑。少數患者病后可出現變態反映性心、腎、關節損害。
一、 病原學:A組溶血性鏈球菌www.examw.com
1、紅疹毒素(A、B、C三種) 其抗體無交叉免疫力。致發熱和皮疹
2、鏈激酶 溶解血塊并阻止血漿凝固
3、透明質酸酶 溶解組織間的透明質酸,以利細菌擴散
二、流行病學:
1、傳染源:病人及帶菌者(發病前24小時至發病高峰傳染性最強)
2、傳播途徑:空氣飛沫(主)、皮膚創傷、產婦產道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4、流行特點:冬春季多發,兒童多見,好發于溫帶地區
三、發病機制和病理改變:
化膿性病變+中毒性病變+變態反應性病變(個別病例)
四、臨床表現:潛伏期1-7天 可分為4個類型
(一) 普通型:
1、發熱 持續性
2、咽峽炎 咽痛、吞咽痛、局部充血、膿性滲出,頜下及頸部淋巴結呈非化膿性炎癥改變。
3、皮疹:
(1)發熱后24h內開始 始于耳后、頸部、上胸迅速蔓及全身
典型者:均勻分布的彌漫充血性針尖大小的丘疹,壓之退色,有癢感 “粟粒疹”,“線狀疹”(pastia線),“口周蒼白圈”
(2)48 h達高峰,后按出疹順序退去,2至3天退盡
(3)疹退后,皮膚脫屑,片狀脫皮,套狀,糠屑狀
(二)膿毒型:咽峽炎很嚴重,形成膿性假膜,粘膜壞死、潰瘍,炎癥擴散可致化膿性中耳炎,鼻竇炎,乳突炎
(三)中毒型:毒血癥狀嚴重
(四)外科型:從傷口或產道侵入致病,沒有咽頰炎,皮疹見于傷口周圍,癥輕,預后好。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霍亂)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傷寒)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2024-08-2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