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臨床執業醫師解剖學輔導:下肢帶骨的連接


下肢帶骨的連接包括骶髂關節、恥骨聯合、髖骨與脊柱間的韌帶連結等。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聯系方式(老師解答Q群118034725,面授/網絡課程報名Q群160756645,電話:62126633-6749,權威老師重點難點試題分析,授課清晰明了,通俗易懂,零風險培訓,深受廣大考生信賴)。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培訓班開始招生啦!有意愿的朋友可以加入我們呦!
下肢帶骨的連接 拓展:2013臨床執業醫師解剖學:足骨的連接
下肢帶骨的連接包括骶髂關節、恥骨聯合、髖骨與脊柱間的韌帶連結等。
(一)骶髂關節
骶髂關節sacroiliac joint由骶骨與髂骨的耳狀面相對而構成,屬微動關節。關節面凸凹不平,互相嵌合十分緊密,關節囊堅韌,并有堅強的韌帶加固。主要的韌帶是骶髂骨間韌帶,位于關節面的后上方,連結于相對的骶骨粗隆和髂骨粗隆之間。在關節的前后還分別在骶髂前韌帶和骶髂后韌帶加強。骶髂關節的這些結構特征,增強了該關節的穩固性,在一定程度限制了關節的活動,從而有利于重力通過該關節向下肢傳遞,以及自高處著地或跳躍時起緩沖沖擊力及震蕩的作用。
(二)恥骨聯合
恥骨聯合pubic symphysis由兩側的恥骨聯合面藉纖維軟骨連接而成。上、下面及前面都有韌帶加強,上方的叫恥骨上韌帶,下方的叫恥骨弓狀韌帶。纖維軟骨中間有一縱裂隙,叫做恥骨聯合腔,但無滑膜復蓋,所以有人將恥骨聯合算做半關節。女性的恥骨聯合有一定的可動性,在妊娠或分娩過程中,恥骨聯合可出現輕度的分離,使骨盆發生暫時性的擴大。
(三)髖骨與脊柱間的韌帶連結
⑴骶結節韌帶呈扇形,起于髂后下棘、骶骨側緣及尾骨的上部,向外方經骶棘韌帶的后方止于坐骨結節。
⑵骶棘韌帶位于骶結節韌帶的前方,較薄,呈三角形,起于骶骨下端及尾骨的外側緣,向外方與骶結節韌帶交叉后止于坐骨棘。
上述兩條韌帶與坐骨大、小切跡共同圍成坐骨大孔和坐骨小孔,是臀部與盆腔和會陰部之間的通道,為肌肉、肌腱、神經、血管等通過。
⑶髂腰韌節為強韌的三角形韌帶,連于第4、5腰椎橫突與髂嵴之間。
(四)骨盆的全貌
骨盆pelvis由骶、尾骨和左右髖骨及其韌帶連結而成。被斜行的界線(后方起于骶骨岬,經髂骨弓狀線,髂恥隆起,恥骨梳、恥骨結節,恥骨嵴到恥骨聯合上緣連線)分為兩部:界線以上叫大骨盆,又稱假骨盆,其骨腔是腹腔的髂窩部;界線以下叫小骨盆,又稱真骨盆,其內腔即盆腔,前界為恥骨和恥骨聯合,后界為骶、尾骨的前面,兩側為髖骨的內面、閉孔膜及韌帶,側壁上有坐骨大、小孔。小骨盆有上、下兩口,上口又稱為入口,由界線圍線;下口又稱為出口,高低不平,呈菱形,其周界由后方前為尾骨尖、骶結節韌帶、坐骨結節、坐骨下支、恥骨下支、恥骨聯合下緣。兩側恥骨下支在恥骨聯合下緣所形成的夾角叫恥骨角,男性約為70~75°,女性角度較大,約為90~100°。
人體直立時,骨盆上口平面向前下傾斜,女性的傾斜度比男性稍大。女性骨盆是胎兒娩出的產道,所以男女骨盆有著顯著的差異。女性骨盆主要表現為:骨盆全形短而寬闊,上口為圓形,較寬大,下口的各徑(矢狀徑和橫徑)均較男性者大,加之尾骨的活動性較大,恥骨聯合腔也較寬,坐骨結節外翻,從而使骨盆各徑在分娩時可有一定程度的增長。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霍亂)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傷寒)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2024-08-2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