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臨床執業醫師解剖學:足骨的連接
足骨的連接包括踝關節,跗骨間關節,跗跖關節,跖趾關節及趾間關節5種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聯系方式(老師解答Q群118034725,面授/網絡課程報名Q群160756645,電話:62126633-6749,權威老師重點難點試題分析,授課清晰明了,通俗易懂,零風險培訓,深受廣大考生信賴)。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培訓班開始招生啦!有意愿的朋友可以加入我們呦!
總結:人體骨和骨之間藉助于結締組織、軟骨或骨連接起來。從連接形式上可分為直接連接...2013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解剖學輔導:骨骼肌2013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解剖學輔導:骨的發生。
(一)踝關節
踝關節ankle joint由脛、腓骨下端的關節面與距骨滑車構成,故又名距骨小腿關節。脛骨的下關節面及內、外踝關節面共同作成的“冂”形的關節窩,容納距骨滑車(關節頭),由于滑車關節面前寬后窄,當足背屈時,較寬的前部進入窩內,關節穩定;但在跖屈時,如走下坡路時滑車較窄的后部進入窩內,踝關節松動且能作側方運動,此時踝關節容易發生扭傷,其中以內翻損傷最多見,因為外踝比內踝長而低,可阻止距骨過度外翻。
關節囊前后較薄,兩側較厚,并有韌帶加強。脛側副韌帶為一強韌的三角形韌帶(圖3-43),又名三角韌帶,位于關節的內側。起自內踝,呈扇形向下止于距、跟、舟三骨。由于附著部不同,由后向前可分為四部:距脛后韌帶、跟脛韌帶、脛舟韌帶和位于其內側的距脛前韌帶。三角韌帶主要限制足的背屈,前部纖維則限制足的跖屈。腓側副韌帶位于關節的外側,由從前往后排列有距腓前、跟腓、距腓后三條獨立的韌帶組成,連結于外踝與距、跟骨之間(圖3-44)。距腓后韌帶可防止小腿骨向前脫位。當足過度跖屈內翻時,易損傷距腓前韌帶及跟腓韌帶。
踝關節屬滑車關節,可沿通過橫貫距骨體的冠狀軸做背屈及跖屈運動。足尖向上,足與小腿間的角度小于90°叫背屈,反之,足尖向下,足與小腿間的角度大于直角叫做跖屈。在跖屈時,足可做一定范圍的側方運動。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霍亂)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傷寒)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2024-08-2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