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輔導:細胞腫脹/水腫
更新時間:2011-07-29 10:53:20
來源:|0
瀏覽
收藏


臨床執業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2011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輔導:細胞腫脹/水腫(水變性)的概念及病理變化
(1)概念 $lesson$
人體約一半由水構成,其中約2/3存在于細胞內,約1/3存在于細胞外。在正常情況下細胞內外的水分互相交流,協調一致,保持著機體內環境的穩定。但當因缺氧、缺血、電離輻射以及冷、熱、微生物毒素等的影響,而致細胞的能量供應不足、細胞膜上的鈉泵受損,使細胞膜對電解質的主動運輸功能發生障礙,或細胞膜直接受損時,則導致細胞內鈉和水分增多,形成細胞水腫,嚴重時稱為細胞的水變性(hydropic degeneration)。細胞腫脹幾乎是所有細胞損傷最早的表現形式。
(2)病理變化/形態學:水腫的細胞體積增大,胞漿基質內水分含量增多,變得較為透明、淡染,胞核也常常被波及而增大、染色變淡。電鏡下,實為腫脹的線粒體和擴張的內質網。進一步發展,細胞體積增大明顯,線粒體腫脹及嵴變短、變少甚至消失,內質網則廣泛解體,發生空泡變。整個細胞疏松,稱水變性。嚴重的水變性有時與漸進性壞死和壞死難以區分。
病毒性肝炎:肝細胞重度水腫,使整個細胞膨大如氣球,故有氣球變之稱。肉眼見器官體積腫大,顏色淡,混濁無光澤。
l 在電鏡技術問世之前,有混濁腫脹之稱,用以形容細胞腫脹和胞漿出現顆粒而變混濁,相應的器官(如心、肝、腎等實質性器官)在肉眼觀上腫脹、邊緣變鈍、透明度降低(混濁)。電鏡檢查表明,胞漿內的顆粒實乃水腫時腫大的線粒體和擴張斷裂的內質網,但有時也可為小泡狀的蛋白質或其他物質的沉積。故為避免誤解,現已放棄混濁腫脹這一名稱。
結果:細胞水腫通常為細胞的輕度或中等度損傷的表現,當原因消除后仍可恢復正常。但如進一步繼續發展,則可能形成脂肪變性甚或壞死。
2011公衛執業醫師網絡輔導招生簡章:[單科優惠] |
---|
2011公衛助理醫師網絡輔導招生簡章:[單科優惠] |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霍亂)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