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復習:皰疹病毒
2011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復習:皰疹病毒 $lesson$
同學們應重點掌握:
1.單純皰疹病毒:致病性 2.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致病性
3.巨細胞病毒:致病性 4.EB病毒:致病性
1.單純皰疹病毒1型及2型(HSV-1和HSV-2):直接密切接觸與性接觸為主要傳播途徑,也可經接吻和飛沫傳染。原發感染:半歲以后的嬰兒容易發生HSV-1的原發感染,最常引起齦口炎。HSV-2的原發感染主要引起生殖器皰疹。潛伏與再發感染:HSV-1潛伏于三叉神經節和頸上神經節;HSV-2潛伏于骶神經節。人體受到非特異性刺激后,潛伏的病毒被激活轉為增殖性感染。新生兒先天性感染:妊娠期婦女因HSV-1原發感染或隱伏感染的病毒被激活,病毒可經胎盤感染胎兒,誘發流產、早產、死胎或先天性畸形。
2.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只有一個血清型。人是VZV的惟一自然宿主,皮膚是病毒的主要靶細胞。VZV經呼吸道侵入人體,兒童初次感染引起水痘,病情一般較輕。中年以后,如機體細胞免疫力下降,潛伏的病毒被激活,在胸,腹或臉部皮膚細胞內增殖,復發后串聯成帶狀,稱帶狀皰疹。
3.巨細胞病毒(CMV):具有種屬特異性高,即人的CMV只能感染人。人CMV僅在人成纖維細胞中增殖,且增殖速度緩慢,復制周期長。其特點是細胞腫脹,核變大,形成巨大細胞,核內產生-大型嗜酸性包涵體。胞質內亦可見到包涵體。人群中CMV感染非常廣泛,初次感染大多在2歲以下,通常為隱性感染。人感染后雖產生抗體,但多數可長期帶毒成為潛伏感染。孕婦發生原發性或復發性CMV感染時,病毒可通過胎盤侵襲胎兒,引起子宮內先天性感染。
4.EB病毒(EBV):是一種嗜B細胞的人皰疹病毒,在B細胞中可引起兩種形式的感染,增殖性感染和非增殖性感染。EBV難以進行細胞培養。EBV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病毒主要通過唾液傳播,在體內潛伏的病毒與宿主保持相對平衡狀態。與EBV感染有關的疾病主要有4種: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非洲兒童惡性淋巴瘤;鼻咽癌和淋巴增生性疾病。
例題:下列不屬于皰疹病毒:
A HSV B VZV C CMV D HPV E EBV
答案:D
更多信息訪問:臨床醫師考試頻道 臨床醫師考試論壇 臨床醫師考試博客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霍亂)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傷寒)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2024-08-2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