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指南:病毒感染檢查方法


病毒感染的檢查方法
(1)標本的采集與送檢
病毒感染的檢查結果取決于標本的正確采集和遞送。發病初期或急性期采集的標本,易于分離出病毒。血清學診斷的標本,應在患者急性期和恢復期各取一份血液,以便對比雙份血清中抗體效價。
(2)病毒分離培養的方法
①雞胚接種:雞胚對多種病毒敏感。根據病毒種類不同,可將標本接種于雞胚的羊膜腔、尿囊腔、卵黃囊或絨毛尿囊膜上,主要用于流感病毒的分離。
②組織培養:將離體活組織塊或分散的活細胞加以培養,統稱為組織培養。組織培養法有三種基本類型:器官培養、移植培養和細胞培養。細胞培養最常用于培養病毒。
③動物接種:這是最原始的病毒培養方法。常用的動物有小鼠、大鼠、豚鼠、兔和猴等,接種的途經有鼻內、皮下、皮內、腦內、腹腔內等。根據病毒種類不同,選擇敏感動物及適宜接種途徑。
(3)病毒感染的血清學診斷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中和試驗、補體結合試驗、血凝抑制試驗等方法。和應用免疫學標記技術發展的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放射免疫試驗(RIA)及免疫熒光試驗(IF)等特異、靈敏的微量血清學方法。
①中和試驗(NT):是指病毒在或體內或細胞培養中,被特異性抗體中和而失去感染性的一種試驗。中和抗體特異性高,持續時間較長,因此流行病學常用此法。
②血凝抑制試驗:許多病毒能凝集雞、豚鼠、人等的紅細胞,稱為血凝現象。這種現象能被相應抗體所抑制,稱血凝抑制試驗。
③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放射免疫試驗(RIA)及免疫熒光試驗(IF)
④蛋白印跡試驗(WB)
⑤檢測病毒核酸的分子生物學試驗:聚合酶鏈反應(PCR);核酸雜交技術;基因芯片技術;病毒基因測序等。
- 2010醫師筆試考后交流與成績查詢
- 2011年醫師資格考試時間預測
- 小貼士:2010醫師考后必知流程
- 2009網校醫師資格考試輔導通過率
- 2010年醫師綜合筆試分數線預測
- 2010年醫師綜合筆試分數線的確定方法
- 2010年醫師資格考試醫師綜合筆試成績查詢預告
更多信息訪問:臨床醫師考試頻道 臨床醫師考試論壇 臨床醫師考試博客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霍亂)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傷寒)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2024-08-2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