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執業醫師輔導: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臨床執業醫師輔導: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由于維生素D不足所致的一種慢性營養缺乏性疾病,主要見于3歲以下嬰兒
1 病因
日光照射不足
攝入不足
食物中鈣\磷含量過低或比例不當
維生素D需要量增加
疾病的影響
2 臨床表現
多見于3月到2歲的小兒
先出現神經精神癥狀,再出現骨骼和肌肉松弛
臨床分為四期:
活動早期(初期)
3月左右發病,主要是非特異性神經精神癥狀(易激惹,煩躁,夜驚),常伴多汗,枕禿
體征:無明顯骨骼改變
血生化改變:血鈣正常或稍低,血磷降低,堿性磷酸酶升高,血清25-(OH)D3降低
活動期(激期)
主要是骨骼改變
頭部:顱骨軟化:3-6月;方顱 8-9月;出牙延遲;前囟增大及閉合延遲
胸部:多見于1歲左右的小兒
肋骨串珠;肋膈溝; 雞胸;漏斗胸
四肢:佝僂病手鐲或腳鐲;O 形或X形腿
脊柱后突或側彎
全身肌肉松弛:蛙腹
其他:大腦皮層興奮性降低
血生化改變:血清鈣磷均降低,鈣磷乘積常小于30,堿性磷酸酶更高
骨骼X線改變:干垢端增寬,臨時鈣化帶消失,呈毛刷樣,杯口樣改變,骨質密度降低,可有骨干彎曲或骨折
恢復期
血清鈣磷逐漸恢復正常,堿性磷酸酶約4-6周恢復正常。X線表現2-3周后有改善
后遺癥期
3歲以后,骨骼畸形
(3) 診斷與鑒別診斷
有維生素D缺乏史,佝僂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結合血生化和X線改變。
25-(OH) D3 和1,25(OH)2D3降低是可靠的早期診斷指標
(4) 預防和治療
預防:
孕婦和乳母多攝入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多曬太陽
小兒生后1-2月起,應到戶外多曬太陽
補充維生素D制劑:嬰兒1月-1周歲:400-800IU/日
早產兒 生后2周:1000-2000IU/日 3月后減量到400IU
北方20-40萬IU,南方10-20萬IU,于冬季一次肌注或口服
治療:
一般治療:補充營養,多曬太陽,激期勿久站、久坐
維生素D制劑:
口服法2000-4000IU/日,連服4-6周后改為預防量,恢復期可用預防量維持;不宜使用魚肝油制劑
突擊療法:維生素D320-30萬IU im,一次即可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霍亂)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傷寒)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2024-08-2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