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2018臨床執業醫師考試《消化系統》精華考點


本文為環球網校整理分享“消化性潰瘍-2018臨床執業醫師考試《消化系統》精華考點”,方便大家對臨床執業醫師消化系統相關知識點進行全面系統復習。更多考試資料請持續關注環球網校臨床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我們會不定時更新相關內容。
消化性潰瘍(5~7分)
考題中只要是N年的上腹部疼痛即可診斷為消化性潰瘍。
一、病因和發病機制
1.發病機制:
①幽門螺桿菌感染(最主要的發病機制);
②服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是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病因。
幽門螺桿菌也是慢性胃炎的發病機制;
NSAID也是急性胃炎的發病機制。
2.胃酸的存在或分泌增多是潰瘍發生的決定性因素。
二、好發部位:
胃潰瘍(GU)、胃炎、胃癌好發于胃小彎、胃竇(胃角);
十二指腸潰瘍(DU)好發于十二指腸球部前壁。
小彎胃竇易潰瘍:胃潰瘍發病部位是胃小彎、胃竇(胃角)處。
三、臨床表現
1.消化性潰瘍特點(3性):慢性(幾年或者幾十年)、周期性(秋冬,冬春之交)、節律性。
2.DU(十二指腸潰瘍):疼痛-進食-緩解(饑餓痛)。
杜十娘餓了更迷人:DU、十二指腸潰瘍、饑餓痛,治療常用迷走神經切斷術。
3.GU(胃潰瘍):進食-疼痛-緩解(餐后痛)。
4.腸預激綜合征:疼痛-排便-緩解。
四、并發癥:
出血、穿孔、梗阻、癌變。
1.出血:
①出血是消化性潰瘍最常見的并發癥;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病因是消化性潰瘍,其次是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急性胃炎。
②出血量與癥狀:
出血5~10ml:大便潛血試驗陽性;
出血50~100ml:黑便;
出血200~300ml:嘔吐、嘔血;
出血超過600ml:神志不清;
出血超過1000ml:循環障礙(休克)。
記憶:
黑便 = 黑心,只認錢不認人, 50、100是錢
200 = two = 吐血
神志不清 = 六神無主 = 600
一休 = 超過1000就休克
2.穿孔:
①胃潰瘍(GU)穿孔多發生于胃小彎;
十二指腸潰瘍(DU)穿孔多發生于十二指腸球部前壁。(想穿好衣服就必須花錢,所以穿孔在前壁);
十二指腸潰瘍的出血多發生于十二指腸球部后壁。(走后門是要放血的)
②癥狀:突發劇烈腹痛,刀割樣疼痛,腹壁呈板樣僵直,有壓痛和反跳痛;肝濁音區縮小或消失(最特異的臨床表現);
③確診:立位腹部平片(可見膈下有游離氣體);
銀標準:肝濁音區消失。
④穿孔的治療:輕保重補、不輕不重胃大切;
穿孔時間小于8小時首選胃大切;
穿孔時間大于8小時首選胃修補。
⑤為減輕疼痛癥狀,手術后體位:左側臥位。
3.幽門梗阻:
①癥狀:嘔吐物為隔夜宿食,不含膽汁;
查體可見上腹膨隆常見蠕動波,可聞及“振水音”;
嚴重時可致失水和低氯低鉀性堿中毒。
②首選檢查方法:鹽水負荷試驗。
③確診:胃鏡。
④治療:必須手術,絕對的手術適應癥。
4.癌變:
少數GU可發生癌變;
DU則不會發生癌變(杜十娘(DU)是不會死的)。
五、幾種特殊類型的消化性潰瘍
1.巨大潰瘍:指直徑大于2cm的潰瘍。良性的小于2cm。
2.球后潰瘍:球后潰瘍指的是十二指腸降部后壁的潰瘍;絕對不是十二指腸球部后壁;最大的特點:易出血(60%)、抗酸藥無效。
3.幽門管潰瘍:易出血、抗酸藥無效。易并發幽門梗阻。
4.促胃液素瘤:亦稱Zollinger-Ellison(卓艾)綜合征,最容易發生的部位稱為不典型部位:“橫空下降”:十二指腸降段、橫段、空腸近端。
總結:
球后潰瘍、幽門管潰瘍特點:易出血、抗酸藥無效。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整理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本文為環球網校整理分享“消化性潰瘍-2018臨床執業醫師考試《消化系統》精華考點”,方便大家對臨床執業醫師消化系統相關知識點進行全面系統復習。更多考試資料請持續關注環球網校臨床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我們會不定時更新相關內容。
六、輔助檢查
1.同慢性胃炎:
確診方法:胃鏡檢查及胃粘膜活組織檢查;
侵入性首選檢查方法:快速尿素酶試驗;
非侵入性的首選方法:C13、C14尿素呼吸試驗(也是門診復查的首選方法)
2.血清測Hp抗體。只能說明以前有過感染,無意義。
3.x線鋇餐檢查:龕影是直接征象,對潰瘍有確診價值。
龕影在胃輪廓之內為惡性潰瘍,胃粘膜中斷、斷裂;(關在里面的一般是壞人)
龕影在胃輪廓之外為良性潰瘍,胃粘膜向潰瘍面集中。
七、治療
1.抑制胃酸的藥物:
①首選奧咪拉唑(PPI);作用機制是抑制H+K+ATP酶。
②H2受體拮抗劑:替丁類。
③抗膽堿藥:阿托品。副作用是容易導致胃排空障礙。已淘汰。
④胃泌素受體拮抗劑:丙谷胺。也已淘汰。
2.根除HP治療:
①PPI或膠體鉍+兩種抗生素(如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聯療法;
②奧咪拉唑本身不能根治HP。用奧咪拉唑的目的:它能明顯提高抗生素對HP的療效。
③復查必須在治療結束后4周進行。
3.保護胃粘膜治療:
胃粘膜保護劑主要有三種,即硫糖鋁、枸櫞酸鉍鉀和前列腺素類藥物。
鉍劑是唯一既能保護胃粘膜又能抑制HP的藥。
4.中和胃酸:
氫氧化鋁治療消化性潰瘍的作用是中和胃酸。
奧美拉唑不能抑制HP,只能抑酸和提高抗生素的療效。
無論是否有并發癥必須進行根除HP治療。方法:p+k+a。
5.手術治療:
(1)手術適應癥:大出血、急性穿孔、幽門梗阻(絕對的手術適應癥)、癌變、復發。
(2)常用術式:胃大部切除術(首選)和迷走神經切斷術。
①胃大切適用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
②迷走神經切斷術只適用于十二指腸潰瘍。
(3)手術目的:治愈潰瘍、消滅癥狀、防止復發。
(4)主要手術方法
①胃大部切除術:這是我國最常用的方法。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都能用。切除范圍:60%。(切75%的是胃癌)
胃大部切除術分:畢I式和畢II式;
主要區別是:胃腸吻合口的部位不同。
*畢I式:胃、十二指腸吻合;胃潰瘍(GU)首選術式;
吻合后的胃腸道接近于正常解剖生理狀體;膽汁胰液不返流入殘胃;術后胃腸紊亂引起的并發癥較少;
*畢II式:胃、空腸吻合;十二指腸潰瘍(DU)首選術式;
術后潰瘍復發率低。
既有胃潰瘍、又有十二指腸潰瘍首選畢II式。
②迷走神經切斷術:
單純迷走神經切斷術:全切;
高選擇迷走神經切斷術:保留鴉爪支(支配胃排空,切除后易導致胃潴留)。
(5)術后并發征
早期并發癥
①術后胃出血:
術后24小時內 → 術中止血不徹底;
術后4~6天 → 吻合口粘膜壞死脫落;
術后10~20天 → 吻合口縫線處感染。
②術后梗阻:
完全梗阻無膽汁、不全梗阻全膽汁、輸出梗阻混膽汁、吻合梗阻無膽汁
輸入段梗阻:
a.急性完全性梗阻:嘔吐物量少;嘔吐物為少量食物、不含膽汁;
b.慢性不完全性梗阻:嘔吐量多;噴射樣嘔吐;嘔吐物為大量膽汁、不含食物;
輸出段梗阻:上腹部胞脹,嘔吐物有食物、有膽汁;
吻合口梗阻:嘔吐物為大量食物、不含膽汁。
晚期并發癥
③傾倒綜合征:術后1~2年,屬于晚期并發癥。癥狀:頭暈、心悸、面色蒼白、站立不穩。
a.早期傾倒綜合征:進餐后30分鐘內發生。根本原因:高滲性一過性血容量不足;
b.晚期傾倒綜合征:進餐后2~4小時發生。根本原因:胰島素分泌增多引起的反應性低血糖。主要發生在畢II式術后。
④堿性反流性胃炎:多于術后數年發生。
堿性反流性胃炎三大臨床表現:“痛吐輕”:上腹持續燒灼痛、膽汁性嘔吐、體重減輕;抗酸治療無效,抑酸會加重病情(酸少了,堿更多)。病情嚴重,久治不愈者行R-Y吻合術。
⑤殘胃癌:消化性潰瘍術后至少5年后發生在殘胃的原發性癌。
⑥營養性并發癥:(低血糖不屬于營養性并發癥)
貧血:胃大部切除使壁細胞減少,壁細胞可分泌鹽酸和內因子,
胃酸不足可致缺鐵性貧血,可給予鐵劑治療;
內因子缺乏可致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可給予維生素B12、葉酸等治療,嚴重的可給予輸血。
腹瀉與脂肪瀉:糞便中排出的超過攝入的脂肪的7%則稱為脂肪瀉。可進少渣易消化高蛋白飲食,應用消膽胺和抗生素。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整理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霍亂)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傷寒)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2024-08-2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