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城市規劃原理復習筆記3


點擊進入:2013年城市規劃原理復習筆記匯總
城市構成與用地規劃
按照國民經濟產業結構分城市產業為? 第一產業:城郊區的農、林、牧、副、漁業、采掘業。? 第二產業:制造業和加工業。是城市發展的決定因素。? 第三產業:為主導產業服務服務的產業。?城市自然條件的分析包括資料的勘察、收集和按規劃階段的需要進行整理、分析和研究。?自然環境條件的分析主要是在地質、水文、氣候和地形幾個方面。 影響規劃與建設的氣象要素:太陽輻射、風象、溫度、濕度與降水。
風是以風向和風速兩個兩來表示
地形條件對規劃與建設的影響:
1.對城市布局,平面與空間結構
2.對高點的利用,豎向規劃
3.地面坡度的多方面的影響
4.小氣候
5.通訊
平地要求不小于0.3%的坡度以利于地面水的排除和匯集。
城市用地評定的分類:
一類用地:好,適合各種用地
二類用地:需改造,對工程項目有限制
三類用地:不適修建 付出代價高
我國1990年后制定并頒布了《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把城市用地分10大類46中類和73小類。
居住用地[R] 公共設施用地[C] 工業用地[M] 倉儲用地[W] 對外交通用地[T] 道路廣場用地[S] 市政公共設施用地[U] 綠地[G] 特殊用地[D] 水域和其他用地[E]
居住用地的組成:住宅用地 公共服務設施用地 道路用地 綠地
1927年美國的佩里提出的“鄰里單位”概念是較早地從理論上以居住地域作為基本的構成單元。
居住區分級控制規模:
居住區10000-15000戶 30000-50000人
小區 2000-4000戶 7000-15000人
組團300-700戶 1000-3000人
工業對城市的影響:大型的工業企業可以促進新城市的產生,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帶動其他各項事業的發展。
工業用地布置的要求:
1.工業用地的自身要求(用地的形狀和規模,地形,水源,能源,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水文,工業特殊,其他)
2.交通運輸的要求(鐵路運輸,公路運輸,連續運輸)
3.防止工業對城市環境的污染(減少有害氣體的污染,防止廢水污染,防止工業廢渣污染,防止噪聲干擾)
4.工業區與住宅區的空間關系
工業在城市中布置的原則:
1.有足夠的用地面積,用地基本上符合工業的具體特點和要求;減少開拓費用,有方便的交通運輸條件;能解決給排水問題。
2.職工的居住用地應分布在衛生條件較好的地段上,盡量靠近工業區,并有方便的交通聯系。
3.工業區和城市各部分,在各個發展階段中應保持緊湊集中,互不妨礙,并充分注意節約用地。
4.相關企業之間應取得較好的聯系,并開展必要的協作,考慮資源的綜合利用,減少市內運輸。
編輯推薦:2013年城市規劃師VIP套餐 搶先熱招
最新資訊
- 2025注冊城鄉規劃師考點深度圖譜:歷年常考易錯點一文吃透2025-09-09
- 【福利來襲】環球網校2025年城鄉規劃師課程免費兌換!2025-04-2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相關知識點2025-01-19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監督檢測相關知識點2025-01-18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土地管理相關知識點2025-01-17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歷史文化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6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居住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5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村莊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3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中心城區規劃相關知識點2025-01-12
- 2025年《城鄉規劃實務》備考重點:綜合交通及海洋保護相關知識點20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