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注冊會計師 > 注冊會計師模擬試題 > 2013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經濟法》考前模擬試題(四)

2013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經濟法》考前模擬試題(四)

更新時間:2019-11-01 14:16:18 來源:|0 瀏覽0收藏0

注冊會計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2013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經濟法》考前絕密試題(四)

       課程推薦:2013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網絡輔導 無憂通關

  2013年注冊會計師《經濟法》考前押題

  綜合題

  3、已知丙企業有以下情況:

  (1)甲企業為內資的有限責任公司,是丙企業的關聯企業,其注冊資本折算為美元為1億美元,丙企業在境外設立了獨資的乙公司。2009年初,乙公司采用股權并購的方式并購甲公司。按照并購協議的約定,乙公司采用股權并購方式,支付的價款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從甲公司原有股東處受讓甲公司20%的股權,另外一部分是認購甲公司為此次并購的增資2000萬美元。改組后設立的甲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注冊資本為1.2億美元,其中外方乙公司的出資比例為33.33%,另國家批準的投資總額為3億美元。

  (2)2010年5月四川地震后,丙企業通過紅十字會簽訂贈與合同,準備向災區捐贈500萬元人民幣。2010年6月丙企業因原材料漲價和產品滯銷等原因發生嚴重生產經營困難,遂決定不再履行對災區的捐贈合同。

  (3)2010年6月丙企業因與丁企業的買賣關系發生合同糾紛。丙企業作為買方已經向丁企業支付20萬元定金,雙方約定的違約金為30萬元。現丁企業因已將合同項下的貨物賣給他人而無法履行合同義務。

  (4)2010年7月5日,丙公司與戊公司簽訂合同,購買已經在運輸途中的一批原材料,該批貨物托運人為戊公司;7月7日丙公司又與己公司簽訂合同,將該原材料賣給己公司。后查明該批原材料于7月6日被山洪沖走。以上丙公司、戊公司與己公司均沒有對毀損、滅失的風險作出特別約定。

  (5)2010年8月丙獲得銀行承兌匯票一張,其向銀行提示付款時被拒,理由是出票人在銀行賬上的存款不足。

  (6)2010年9月,作為債權人的丙企業有一筆涉及連帶責任保證的債的主債務人進入破產程序。

  (7)2011年1月1日,丙企業依法持有A上市公司股份比例達到30%,丙企業準備在第二年,即2012年繼續通過證券交易所收購A上市公司的股份,收購計劃草案如下:

  ①2012年2月1日時通過證券交易所收購A上市公司0.5%的股份;

  ②2012年3月1日時再通過證券交易所收購A上市公司0.5%的股份;

  ③2012年6月1日時通過證券交易所收購A上市公司1%的股份。

  要求:根據上述事實并結合相關法律制度的規定,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乙公司購買甲公司股權的出資應該在何時繳納?乙公司認購增資的首期出資比例是多少,應該在何時繳納?

  (2)改組后的甲中外合資經營企業能否享受外商投資企業的優惠待遇?請說明理由。

  (3)外商并購以后,甲公司原有的債務應當由誰來承擔?請說明理由。

  (4)外商并購以后,甲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可以自主舉借的外債最多為多少?請說明理由。

  (5)丙企業撤銷向災區的捐贈是否合法?為什么?

  (6)丙企業既能最大限度保護自己的利益,又能獲得法院支持的訴訟請求是多少金額?如果丙和丁之間沒有定金條款,而違約造成的損失為1萬元,丁公司是否可以要求減少違約金?為什么?

  (7)資料(4)中所述的原材料損失的風險由誰承擔?為什么?如果戊已經支付了運費,能夠要求運輸公司返還嗎?

  (8)銀行拒絕承付該銀行承兌匯票款項的理由是否合法?為什么?

  (9)根據(6)提供的情況,丙企業可以要求清償的手段包括哪些?

  (10)根據(7)的情況,丙企業制定的收購計劃草案是否可行?丙企業如果執行該收購計劃需要履行什么相關的義務?分別說明理由。

  【正確答案】:(1)①乙公司購買甲公司的股權的支付價款應自甲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營業執照頒發之日起3個月內向轉讓股權的股東,如果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者,經審批機關批準后,應自甲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營業執照頒發之日起6個月內支付全部對價的60%以上,1年內付清全部對價,并按實際繳付的出資比例分配收益。(1分)②乙公司認購境內甲公司增資,乙公司應當在公司申請甲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營業執照時繳付不低于20%的新增注冊資本,其余部分的出資時間應符合《公司法》、有關外商投資的法律和《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其他法律和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1分)

  (2)改組后的甲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不能享受外商投資企業的優惠待遇。(1分)根據規定,境內公司、企業或自然人以其在境外合法設立或控制的公司名義并購與其有關聯關系的境內公司,所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不享受外商投資企業待遇,但該境外公司認購境內公司增資,或者該境外公司向并購后所設企業增資,增資額占所設企業注冊資本比例達到25%以上的除外。本題中,乙公司并購增資額為2000萬美元,占甲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注冊資本1.2億美元不足25%,因此不能享受外商投資企業的優惠待遇。(1分)

  (3)外商并購以后,甲公司原有的債權債務應該由并購后所設的甲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繼續承繼。(1分)根據規定,外國投資者股權并購的,并購后所設外商投資企業承繼被并購境內公司的債權和債務。本題中,乙公司并購采用的是股權并購方式,因此甲公司原有的債權債務應該由并購后所設外商投資企業繼續承繼。(1分)

  (4)甲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可以自主舉借的外債最多為1.8億美元。(1分)根據規定,外商投資企業借用國外貸款的,不需要有關部門批準,但需要報外匯管理機關備案,其外債限額控制在國家批準的投資總額與注冊資本的差額之內。本題中,甲企業注冊資本為1.2億美元,國家批準的投資總額為3億美元,其差額為舉借外債的限額,即1.8億美元。(1分)

  (5)丙企業撤銷向災區的捐贈合法。(1分)根據規定,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贈與義務。本題中,丙企業因原材料漲價和產品滯銷等原因發生嚴重生產經營困難,即便該贈與是公益性的,此時也可以撤銷。(1分)

  (6)①丙企業既能最大限度保護自己的利益,又能獲得法院支持的訴訟請求是要求丁企業支付共計50萬元,其中30萬元是違約金,20萬元是之前支付的定金。(1分)②丁公司可以要求減少,根據規定,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1分)

  (7)①所述的原材料損失的風險由丙公司承擔。根據規定,出賣人出賣交由承運人運輸的在途標的物,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毀損、滅失的風險自合同成立時起由買受人承擔。本題中,該批原材料于7月6日被山洪沖走,而丙公司與戊公司的買賣“在途標的物”的在2010年7月5日成立,而與己公司的買賣“在途標的物”的在2010年7月7日成立,應該由丙公司承擔該貨物毀損、滅失的風險。(1分)②如果戊已經支付了運費,可以要求運輸公司返還。根據規定,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因不可抗力滅失,未收取運費的,承運人不得要求支付運費;已收取運費的,托運人可以要求返還。(1分)

  (8)銀行拒絕承付該銀行承兌匯票款項的理由不合法。(1分)根據規定,承兌人不得以其與出票人之間資金關系來對抗持票人,拒絕支付匯票金額。本題中,該匯票是銀行承兌匯票,銀行作為承兌人不能以其與出票人存款余額不足的資金關系來對抗丙企業的付款請求。(1分)

  (9)丙企業有權只要求連帶責任保證人清償保證債務,也可以先向進入破產程序的主債務人追償,然后再以未受的余額向保證人追償。(1分)在債務追償問題上,丙企業享有向債務人或保證人追償選擇權。丙企業也可以同時向債務人和保證人追償,債務人先做清償的,相應減少保證人的保證責任;保證人先做清償的,丙企業將其申報的破產債權轉移給保證人行使。(1分)

  (10)首先,丙企業的收購計劃是可行的。根據規定,在一個上市公司中擁有權益的股份達到或者超過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的30%的,自上述事實發生之日起一年后,每12個月內增持不超過該公司已發行的2%的股份,免于提出豁免申請直接辦理股份轉讓和過戶。案例中丙企業的三次收購行為均發生在達到30%比例事實發生之日的1年后,在12個月以內增持不超過A公司已發行2%的股份,此時可以直接辦理股份轉讓和過戶。其次,丙企業如果執行該收購計劃,在2012年3月1日時應當通知上市公司,由上市公司在次一交易日發布相關股東增持公司股份的進展公告。另外,丙企業2月1日、3月1日和6月1日增持的股票分別鎖定期為6個月,即在2012年8月1日、2012年9月1日和2012年12月1日之前分別不得轉讓。

  4、甲、乙、丙三位發起人,以募集方式設立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章程規定,公司注冊資本為800萬元。

  (一)第一部分資料

  (1)三位發起人共出資240萬元,其中甲以貨幣出資120萬元,持有公司15%的股份;乙以房屋出資80萬元,持有公司10%的股份;丙以專利技術出資40萬元,持有公司5%的股份;其余部分向社會公開發行。

  (2)注冊資本分期到位,全體發起人首次出資160萬元,剩余部分在2年內繳足。

  (3)向社會公開發行的部分,與證券公司簽訂承銷協議,規定由證券公司代銷,代銷期限為120天。

  (4)規定的股款募足后,公司于2006年3月10日作出召開創立大會的公告,并于3月20日召開公司創立大會,創立大會通過了公司章程、選舉公司董事會和監事會。并由新選舉的董事會于2006年4月15日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但公司登記機關認為該公司不符合設立條件,應予改正;否則不予辦理設立登記。公司又重新對設立過程進行規范,保證公司的設立成功。

  (5)公司設立后不久,20位小股東聯合請求召開臨時股東大會,這些股東合計持有公司的股份只有84萬股;并于6月8日通知各股東,同時予以公告,確定臨時股東大會召開的時間為6月20日。

  (6)6月9日丙股東以書面方式提出臨時提案交董事會,要求撤銷公司董事會作出的關于公司向部分高管人員提供借款,幫助高管人員購買私人住房的決定。

  (7)會議當天,公司董事長、副董事長、董事均無法履行召集股東大會的職責。本次會議的主要目的是重新選舉公司監事,因為股東有充分證據證明公司召開創立大會時選舉的監事會成員中,一名監事兼任了財務負責人,另一名監事兼任了董事。

  (二)第二部分資料

  2010年10月15日,該股份有限公司召開董事會,討論公司在創業板上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方案。當時公司章程規定的董事為13名,本次會議有董事A、B、C、D、E、F、G、H八人出席,其余董事5名董事未出席且未委托任何人代為出席,出席會議的8名董事除B、表示反對以外,一致同意了發行方案。

  已知該公司的經營狀況如下:

  (1)最近一年盈利,且凈利潤為600萬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為6000萬元,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為33%。

  (2)最近一期末凈資產為2500萬元,且不存在未彌補虧損。

  (3)發行后股本總額為3500萬元。

  (4)最近兩年內主營業務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均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更。

  有關部門在審查該公司的發行方案時,發現該公司的現任監事G此前15個月時受到過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

  有關部門還查明,該公司2010年6月披露的招股說明書中,對正在進行的某重大訴訟事件作出了虛假陳述。該信息于2010年8月8日獲得更正。

  要求:根據以上資料結合《公司法》、《證券法》的規定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基礎資料和第一部分資料(1)說明,公司的注冊資本、發起人數量及發起人出資比例是否符合規定?

  2.結合第一部分資料(1)和第一部分資料(2)說明,公司設立方式和注冊資本到位方式是否符合規定?

  3.結合第一部分資料(3)說明,公司股份的承銷方式和時間是否符合規定?

  4.結合第一部分資料(4)說明:

  ①公司創立大會召開的程序是否正確?

  ②根據《公司法》的規定,若公司設立失敗,發起人應承擔哪些責任?

  5.根據第一部分資料(5)說明,公司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的條件和程序是否符合規范?

  6.根據第一部分資料(6)說明:

  ①丙是否具備提出臨時提案的條件?

  ②丙的提案,其內容是否成立?

  7.根據資料第一部分(7)說明:

  ①臨時股東大會可以由什么人主持?

  ②哪些人不能兼任監事?

  8.該公司2010年10月15日的董事會召開程序是否合法?討論的發行方案是否通過?分別說明理由。

  9.根據本題第二部分資料中公司經營情況所提示的內容,該公司是否符合在創業板上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條件?并說明理由。

  10.根據本題第二部分資料,該公司現任董事G此前15個月時受到過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是否構成本次發行障礙?并說明理由。

  11.根據本題第二部分資料,某投資者受該虛假陳述影響在2010年7月買入該公司股票,8月10日賣出該股票,所受損失能否得到賠償?應當由誰承擔賠償損失的責任?該賠償范圍包括哪些?

  【正確答案】:1.(1)公司注冊資本和發起人數量符合《公司法》的規定

  ①擬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800萬元,超過了公司法關于500萬元的法定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的規定。

  ②實際發起人為3人,符合公司法關于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為2~200人的規定。

  (2)發起人的出資比例不符合規定。《公司法》規定,以募集方式設立的,發起人認購的股份數不低于公司股份總數的35%,三位發起人認購的股份數只有30%,低于這一規定。

  2.(1)公司設立方式符合公司法規定。股份公司可以以發起方式設立,也可以以募集方式設立。

  (2)注冊資本到位方式不符合規定。以募集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所有股東的實繳資本,因此,發起人的出資只能一次繳納,而不能分期繳納。

  3.承銷方式符合規定。根據《證券法》規定,證券承銷可以以包銷或代銷的方式;但承銷期不符合規定。證券承銷期最長不超過90天。

  4.(1)創立大會召開的程序有以下錯誤:應在召開創立大會召開15日前通知全體認股人或予以公告,該公司創立大會從公告到召開,間距時間不足15天。

  (2)公司不能成立時,發起人應承擔以下責任:

  ①對公司設立時的債務和費用負連帶責任;

  ②對認股人已交納的股款,負返還股款并加算同期銀行存款利息的連帶責任。

  5.(1)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的條件合法。股份有限公司中,單獨或合計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東請求時,應召開臨時股東大會,20位提出請求的股東合計持有公司10.5%的股份(84÷800=10.5%),達到了法定的條件。

  (2)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的程序錯誤。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應于會議召開15日以前通知各股東,發行無記名式股票的,應于會議召開30日以前予以公告。此次會議從通知或公告到召開的時間只有13天,均不符合規定。

  6.(1)丙具備提出臨時議案的條件。根據規定,單獨或合計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在召開股東大會10日前提出臨時提案并書面提交董事會;丙股東持有公司5%的股份,持股數額和提交提案的時間均符合法定條件規定。

  (2)其內容合法。根據《公司法》規定,公司不得直接或者通過子公司向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供借款。

  7.(1)臨時股東大會還可以由監事會召集和主持,監事會不能召集和主持的,連續90日以上單獨或合計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

  (2)公司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能兼任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包括公司的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人員。

  8.該公司2010年10月15日的董事會召開程序是合法的。法律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會開會應當有過半數的董事出席方為有效,不能出席會議的董事可以書面委托其他董事代為出席并表決。本次董事會有八名董事親自出席,董事會的召開是有效的。該公司2010年10月15日的董事會討論的發行方案能夠通過。根據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會決議應經過全體董事的過半數同意。本次董事會有八名董事出席,但表決時B董事表示反對,有七名董事同意,超過了全體董事的半數,所以發行方案能夠通過。

  9.該公司符合在創業板上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條件。法律規定,在創業板上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條件包括但不限于:①發行人是依法設立且持續經營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按原賬面凈資產值折股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續經營期間可以從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之日開始計算。②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于1000萬元,且持續增長;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凈利潤不少于500萬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于5000萬元,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不低于30%。③最近一期末凈資產不少于2000萬元,且不存在未彌補虧損。④發行后股本總額不少于3000萬元。⑤發行人最近兩年內主營業務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均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更。

  10.該公司現任董事G此前15個月時受到過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不構成本次發行障礙。因為法律規定,公司現任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最近3年內受到過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或者最近1年內受到過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的,不得在創業板上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

  11.①該投資者所受損失能夠得到賠償。因為法律規定,投資人在虛假陳述實施日及以后,至揭露日或者更正日之前買入該證券的;并在虛假陳述揭露日或更正日及以后因賣出該證券發生虧損,構成虛假陳述行為與投資人的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沒有除外情況的即可獲得賠償。

  ②該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發行人應對其虛假陳述給投資人造成的損失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實際控制人、證券承銷商、證券上市推薦人、專業中介服務機構及其直接責任人,也應根據他們責任的大小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③該賠償范圍包括投資差額損失;投資差額損失部分的傭金和印花稅等。

  Keys:

  1.(1) The registered capital of the Company and the number of promoter meets the provisions of Company Law.

  ①The registered capital of the established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is eight million yuan, which exceeds the statutory minimum registered capital five million yuan, therefore the amount is in conformity with the provisions of Company Law.

  ② The number of the actual promoter is three, which conforming to the provisions of Company Law that at lest 2 promoters but no more than 200 ones should start a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2)The ratio of promoter’s investments is failed to meet the provision. Under the Company Law, when a joint stock limited company which is formed by means of offer, the shares subscribed by the promoters may not be less than thirty-five percent (35%) of the total shares. The number of shares subscribed by these three promoters is only 30%, which is lower than that has been set in requirements.

  2.(1) The way in which the company is structured is in line with the Company Law. A joint stock limited company could be established by promotion as well as by share offer.

  (2)The pattern in which the registered capital reaches the designated position is against the rule. The registered capital of a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established by share offer should be paid-up capital that contributed by all of its shareholders, and the contribution should be paid in a lump sum, not on installments.

  3. The form of underwrite is up to rules. According to Securities Act, the forms of "sale by proxy" and "exclusive sale" shall be adopted for the underwriting of securities, and the securities underwriting period is for a maximum of 90 days. In this case, the securities underwriting period is again the rule.

  4.(1) The procedure of the establishment meeting appears the following mistakes:

  The sponsors shall notify each subscriber of the date of the establishment meeting or make a public announcement about the meeting 15 days in advance. The time interval of this establishment meeting from announcement to conference is shorter than 15 days.

  (2)When the company can not be established, the promoter should take the following responsibilities:

  ①Take the joint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ompany’s establishing fare and debts;

  ②Take the joint responsibility for refunding the subscribers’ payments for shares with interest at the Bank's rate for a deposit of the same term;

  ③When the interests of the company were damaged due to the fault of the promoter, the promoter shall bear the company’s responsibility of compensation.

  5.(1)The condition for holding the shareholders meeting is rightful. When shareholders, whose shares counted partially or wholly make up over 10 percent of the company, demand in a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a temporary shareholders' meeting should be held. There were 20 shareholders making the request and their shares came up to 10.5% (84÷800=10.5%) of the company, which met the legal requirement.

  (2)The order of the meeting is incorrect. As for a temporary shareholders' meeting, a notice shall be given to every shareholder 15 days in advance. A company issuing bearer share shall give an announcement 30 days ahead. The time interval of this meeting from announcement to conference is 13 days, which has not met the requirement.

  6.(1) Shareholder C whose conditions is mature to present a provisional bill. Shareholder whose shares counted wholly or partially make up over 3 percent of the company can propose a temporary proposal 10 days ahead of the shareholders’ meeting and the paper form proposal should be submitted to the board. Shareholder C owns 5% of shares of the company, the quota of shares and the time to propose the proposal both comply with the legal restrictions.

  (2) The content is lawful. According to the Company Law, no company may, directly or via its subsidiary, lend money to any of its directors, supervisors or senior managers.

  7.(1) The temporary shareholders' meeting may be convened and presided by board of supervisors. Where no board of supervisors call for or host the meeting, the shareholders whose shares counted partially or wholly make up 10% of the total of the company can convent and preside the meeting in the lasting 90 days.

  (2)No directors or senior manager may serve concurrently as supervisors. Senior manager including the manager, the deputy manager, the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board secretary of listed company and other staff specified in articles of company.

  8. The procedure of meeting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n October 15, 2010 is lawful. Under the law, no meeting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may be held, unless more than half of the directors were at attendance. Where a director is unable to attend the meeting, he may issue a written proxy entrusting another director to attend on his behalf. There are 8 directors attending this meeting, thus the convened board meeting is valid. The issue scheme on October 15, 2010 may get through. Under the Law, the resolutions of the meeting shall be reached by over the half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mong the 8 directors who attending the meeting, only director B against the resolution while other 7 ones approving it, which is exceed the required half number, therefore the resolution may pass through.

  9. This company matches the condition of listing on GEM then can first offer to sell its' shares to the public. According to the law, The circumstances that a company can be listed on GEM and first offer to sell its' shares to the public outlined in the document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in: ①The issuer is a joint stock limited company that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continuously running over three years. For a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exchanges wholly into a joint stock company on net asset value, the continuous running period starts from the date on which the company is formed. ②The company has been profitable consecutively for the last two years and during the last two years a total net profit not less than 10 million yuan and still keep growing; Or the company has been profitable in the last year and the total net profit not less than 50 million yuan, in addition that the business income no less than 50 million yuan and the growing rate of the last two years not lower than 30%.

  ③The company's latest term-end net asset no less than 20 million yuan and no offset loss.④ The total share capital of the company is no less than 30 million yuan.

  ⑤ The mainly business,directors and senior manager of the issuer have no great changes in the last two years and the actual controller do not changed.

  10. Current director G of the company was public censured by the securities exchange 15 months ago will not pose to be the issue obstacles for it is set in the rules that current director and senior manager have had administrative penalty by CSRC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in the last three years or have been public censured by the securities exchange in the past 12 months can not be listed on GEM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 or first offer to sell its' shares.

  11.① The loss the investor suffered from can get repaid. Under the law, given the false statement, the investor buy a security from the date of imposition till the date of correction, the 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 formed between the act of false statement and the loss of the investor, the case in this condition can have compensation.

  ②As the issuer, this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whose false statement has caused the damage to the investor shall be held liable for civil damages. The actual controller, the consortium of underwriter, the securities listed referee, professional service agency as well as other person directly responsible shall each bear their proper share of the responsibility.

  ③ The extent of compensation including investment balance loss, commission of the investment balance loss, stamp tax and so on.

2013年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考試準考證打印入口

歷年真題匯總 

2013年注冊會計師綜合階段考試考前提醒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注冊會計師頻道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注冊會計師資格查詢

注冊會計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注冊會計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注冊會計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