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藥師考試考點匯總與解析:中藥綜合技能(八)


☆ 考點81:治標與治本
1.急則治其標:如水臌病人,當腹水大量增加,腹部脹滿,呼吸喘促,大小便不利的時候,應先治療標病的腹水。大小便不利,可用利水、逐水法,待腹 水減輕,病情穩定后,再調理肝脾,治其本病。又如大出血病人,無論屬于何種出血,均應采取應急措施,先止血以治標,待血止后,病情緩和,再治本病。再如某 些慢性病患者,原有宿疾又復感外邪,當新病較急之時,亦應先治外感以治其標,待新病愈后,再治宿疾以治其本。
2.緩則治其本:如肺癆咳嗽,其本多為肺腎陰虛,故治療不應用一般的止咳法治其標,而應滋養肺腎之陰去治其本。又如在急性熱病中、后期傷陰,則應養胃滋腎等。
3.標本兼治:是指標病本病并重,則應標本兼治。如虛人感冒,素體氣虛,反復外感,治宜益氣解表,益氣為治本,解表是治標。又如表證未解,里證又現,則應表里雙解,亦屬標本同治。
☆ ☆☆☆☆考點82:扶正祛邪的運用原則
1.扶正:適用于以正氣虛為主要矛盾,而邪氣也不盛的虛性病證。如氣虛、陽虛的病人,應采取補氣、補陽的方法治療;陰虛、血虛的病人,應采取滋陰、補血的方法治療。
2.祛邪:適用于以邪實為主要矛盾,而正氣未衰的實性病證,如表邪盛者,宜發汗解表;邪在胸脘上部,如痰涎壅塞,宿食停滯,或食物中毒等,宜用吐法;
3.扶正與祛邪兼用:適用于正虛邪實病證,而且兩者同時兼用則扶正不留邪,祛邪又不會傷正。
4.先祛邪后扶正:適用于雖然邪盛正虛,但正氣尚能耐攻,或同時兼顧扶正反會助邪的病證,則應先祛邪而后扶正。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證,瘀血不去,則崩漏難止,故應先用活血祛瘀法,然后補血。
5.先扶正后祛邪適用于正虛邪實,以正虛為主的病人。由正氣過于虛弱,若兼以攻邪,則反而更傷正氣,故應先扶正而后祛邪。
☆☆考點83: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1.因時制宜:根據不同季節氣候特點,來考慮治療用藥的原則,即為“因時制宜”。《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正是這個道理。
2.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區的地理特點,來考慮治療用藥的原則,即為“因地制宜”。如外感風寒證,西北嚴寒地區,用辛溫解表藥量較重,常用麻黃、桂枝;東南溫熱地區,用辛溫解表藥量較輕,多用荊芥、防風。這也是地理氣候不同的緣故,所以治病應因地制宜。
3.因人制宜:根據病人年齡、性別、體質、生活習慣等不同特點,來考慮治療用藥的原則,叫做“因人制宜”。
(1)年齡:老年人生機減退,氣血虧虛,患病多虛證,或虛實夾雜,治療虛證宜補,有實邪的攻邪要慎重,用藥量應比青壯年較輕。小兒生機旺盛,但氣血未充,臟腑嬌嫩,易寒易熱,易虛易實,病情變化較快,故治小兒病,忌投峻攻,少用補益,用藥量宜輕。
(2)性別:如在妊娠期,對峻下、破血、滑利、走竄傷胎或有毒藥物,當禁用或慎用。產后應考慮氣血虧虛及惡露情況等。
(3)體質:體質有強弱與寒熱之偏,陽盛或陰虛之體,慎用溫熱之劑;陽虛或陰盛之體,慎用寒涼傷陽之藥。
☆ 考點84:康復
1.基本原則
(1)形神共養:養形重在養精血保胃氣,養神重在調神愛神。
(2)調養氣血陰陽:調養氣血,調養陰陽,協調臟腑,疏通經絡。
2.常用康復療法:藥物康復法、針灸、推拿氣功康復法、體育娛樂康復法、自然康復法。
☆ ☆☆☆☆考點85:藏醫基礎知識
1.五元學說:五元即土、水、火、風、空五種物質元素。五元學說認為,五元各自具有不同的屬性和功能。土元“沉、穩、堅、粘”,功能持載和固定, 是萬物產生和存在的基礎;水元“重、寒、濕、潤”,功能濕潤和聚攏,能使萬物滋潤和聚攏成形;火元“熱、輕、銳、膩”,功能溫和和熟腐,能使萬物產生溫熱 和促使成熟;風元“輕、動、糙、燥”,能使萬物運動和保持干燥;空元“空、虛”,能為萬物運動和生長提供空間。水能使土凝結不散離,水也能沖土,土能掩 水,土元與水元之間存在相依和相克關系;水能滅火,火能干水,水元與火元之間存在相克關系;風遇水吹得水更寒,遇火吹得火更烈,風元助紂為虐于水、火元; 空為土、水、火、風元的存在和運動提供空間。
2.三因學說:三因即隆、赤巴、培根三種因素。三因源于五元,“隆”與五元中的“風”相同;“赤巴”為火;“培根”,“培”為水,“根”為土,與水、火兩元相同。三因素依次大體相當于中醫的氣、火、津液。
3.陰陽(寒熱)學說:《四部醫典》將太陽、月亮,火、水,熱、寒,強、弱,銳、鈍,外、內,上、下,雄、雌等許多既對立而又統一的概念皆概括于 陰陽兩方面之中。將一切趨于活動的、向上的、旺盛的、積極的、光亮的、溫熱的、外在的事物和現象都歸類于陽。將一切趨于靜止的、向下的、減退的、消極的、 陰暗的、寒涼的、內在的事物和現象都歸類于陰。
☆☆☆☆☆考點86:藏藥理論
1.藏藥與五元:土元為藥物生長之本源,水元為藥物生長的濕能,火元為藥物生長的熱源,風元為藥物生長的動力,空元為藥物生長提供空間,五元缺一不可。按照所含五元成分的多寡,藥物分成土性藥、水性藥、火性藥、風性藥、空性藥五大類。
2.藥物的六味、八性、十七效
(1)六味:甘、酸、咸、苦、辛、澀。藥物氣味由藥物中的五元所決定。土和水元生甘味;火和土元生酸味;火和水元生咸味;水和風元生苦味;火和風元生辛味;土和風元生澀味。各藥味有其自己的功能。
(2)八性:重、膩、涼、鈍、輕、糙、熱、銳。藥物的八性源于五元,其中土元偏盛藥物性能則重、膩;水元偏盛藥物性能則涼、鈍;火元偏盛藥物性能則熱、銳;風元偏盛藥物性能則輕、糙。
(3)十七效:柔、重、溫、膩、溫、寒、鈍、涼、軟、稀、燥、干、熱、輕、銳、糙、浮。十七效源于五元。其中重、穩、溫、鈍、柔、膩六效源自五元 中的土元;熱、銳、干、輕、燥五效源自火元;涼、稀、軟三效源自水元;寒、糙、浮三效源自風元。藥效與疾病性質兩兩相對或相反,才能達到治療效果。
☆ 考點87:藏藥配伍
1.配伍方法:根據藥物六味、八性、十七效理論,藏醫在配方時形成按味、性、效配伍的方法。
2.配伍原則
(1)君、臣、佐、使配伍原則。
(2)找溫和配伍原則。
(3)加減原則。
(4)寒、熱藥性分別配伍的原則。
最新資訊
- 2025年執業藥師藥事管理與法規重點:法規核心條款解讀,易懂好記2025-09-23
- 2025年執業藥師中藥二知識重點:中藥功效 + 應用考點,系統總結2025-09-22
- 2025執業藥師重點總結:全科目核心考點整合2025-09-19
- 2025執業藥師中藥一知識重點:中藥基礎 + 炮制考點,清晰梳理2025-09-18
- 2025執業藥師西藥一知識重點:教材核心內容提煉,針對性復習2025-09-17
- 2025執業藥師法律法規重點口訣:實用記憶技巧,輕松掌握考點2025-09-16
- 2025執業藥師重點歸納:四科核心知識梳理,助力高效記憶2025-09-15
- 2025年執業藥師法規重點總結:覆蓋高頻考點+易混點解析,備考必看2025-09-12
- 狂背!10個執業藥師法規考點(附各科高頻考點),建議收藏2025-09-10
- 2025年執業藥師西藥綜合重點章節,藥綜高頻考點總結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