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執業藥師考試輔導:需警惕的抗菌藥


抗菌藥特別警惕幾個“危險分子”
喹諾酮類抗菌藥
――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光敏反應
目前喹諾酮類抗菌藥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臨床上常用的有諾氟沙星、依諾沙星、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等。近年來研制的新品種有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等。本類藥物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表現為頭昏頭痛、眩暈、失眠、視覺異常。偶可引起多動、自言自語、幻聽、抽搐、癲癇以及視力損害等嚴重不良反應,在腎功能減退或有中樞神經系統基礎疾病的患者中容易發生,因此本類藥物不宜用于有癲癇或其他中樞神經系統基礎疾病的患者。
本類藥物還可能引起皮膚光敏反應,服用后,皮膚暴露部分會出現損害,可輕可重,輕者紅斑,重者出現大皰性皮炎。肝臟損害表現,輕者轉氨酶升高,重者導致黃疸、肝衰竭。偶可致血糖改變,正常人發生高血糖,糖尿病者加重高血糖或低血糖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沙霈F關節病變、肌腱斷裂等,并偶可引起心電圖QT間期延長等,用藥期間應注意觀察。由于對骨骼發育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該類藥物避免用于18歲以下未成年人。
氨基糖苷類抗菌藥
――耳、腎毒性
由于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有明顯耳、腎毒性,而且聽力減退后缺少有效措施助其恢復,因此對門急診中常見的上、下呼吸道細菌性感染不宜選用本類藥物治療。新生兒、嬰幼兒、老年患者應盡量避免使用本類藥物。本類藥物不宜與其他腎毒性藥物、耳毒性藥物、神經肌肉阻滯劑或強利尿劑同用。有調查顯示,后天性耳聾中近37%是由于耳毒性抗生素引起的。在治療過程中應嚴密觀察不良反應。有條件者應進行血藥濃度監測,根據其結果個體化給藥。
磺胺類藥
――造血系統損害+肝毒性
該類藥引起的過敏反應多見,可致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及再生障礙性貧血,還可致肝臟損害,引起黃疸、肝功能減退,嚴重者發生肝壞死,用藥期間定期檢查周圍血象變化和肝功能,多飲水,保持充分尿量,以防結晶尿的發生,必要時可服用堿化尿液的藥物。由于它可引起腦性核黃疸,因此禁用于新生兒及2月齡以下嬰兒。
可見,有些抗菌藥的副作用比較明顯,也較常見,所以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 一旦發生也會得到及時的救治。對于那些不常見的抗菌藥副作用,也應引起必要的重視。
最新資訊
- 2025年執業藥師藥事管理與法規重點:法規核心條款解讀,易懂好記2025-09-23
- 2025年執業藥師中藥二知識重點:中藥功效 + 應用考點,系統總結2025-09-22
- 2025執業藥師重點總結:全科目核心考點整合2025-09-19
- 2025執業藥師中藥一知識重點:中藥基礎 + 炮制考點,清晰梳理2025-09-18
- 2025執業藥師西藥一知識重點:教材核心內容提煉,針對性復習2025-09-17
- 2025執業藥師法律法規重點口訣:實用記憶技巧,輕松掌握考點2025-09-16
- 2025執業藥師重點歸納:四科核心知識梳理,助力高效記憶2025-09-15
- 2025年執業藥師法規重點總結:覆蓋高頻考點+易混點解析,備考必看2025-09-12
- 狂背!10個執業藥師法規考點(附各科高頻考點),建議收藏2025-09-10
- 2025年執業藥師西藥綜合重點章節,藥綜高頻考點總結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