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藥師:藥理學--局部麻醉方法及常用麻醉藥


局部麻醉藥是一類局部應用于神經末梢或神經干周圍的藥物,能暫時、完全和可逆性地阻斷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在意識清醒的條件下,使局部痛覺暫時消失。對各類組織都無損傷性影響。
局部麻醉的方法:
表面麻醉:又稱粘膜麻醉。用于粘膜表面,借助藥物穿透力,使粘膜下的感覺神經末梢麻醉。常用于五官科手術。
浸潤麻醉:將藥物注射于手術部位的皮內、皮下、粘膜下或深部組織中,使其浸潤感覺神經末梢,產生局部麻作用。用于表淺小手術。
傳導麻醉:又稱阻滯麻醉。是將藥液注射到神經干周圍,以阻斷神經干的傳導,使該神經干所支配的區域產生麻醉。常用于四肢、盆腔、會陰、牙手術。
腰椎麻醉:又稱脊髓阻滯麻醉,簡稱腰麻。藥液注入脊髓蛛網膜下腔,以阻斷脊髓神經根的傳導,產生較大范圍的麻醉。適用于中下腹、下肢手術。
硬膜外麻醉:藥液注入硬膜外腔內,沿脊神經根擴散至椎間孔,以麻醉脊神經根。適用于上下腹、下肢手術。但因用量大,要防止誤入蛛網膜下腔。
藥物相互作用:
1.局麻藥液均屬酸性,不得與堿性藥液混合在一起;即使同屬酸性,因可影響各個局麻藥pKa值,以致局麻作用減弱,或起效時間遲延。
2.具有對氨基苯甲酸結構的酯類藥與磺胺類藥合用相互減效。
3.達克羅寧,與含碘的放射顯影藥會析出碘。
4.普魯卡因和利多卡因均能增強琥珀膽堿的肌松作用,合用時后者用量需減少。
5.普魯卡因靜滴,已試于作為全麻的輔助用藥。但其能促使吸入和靜脈全麻藥增效,合用時用量應減少。
影響局麻藥作用的因素:
1.神經干或神經纖維的粗細粗大的神經干有鞘膜包圍,局麻藥對它的作用不如對神經末梢,所以傳導麻醉所需濃度較高,約為浸潤麻醉的2~3倍。粗神經纖維(如運動神經)對局麻藥的敏感性不如細神經纖維(如痛覺神經及交感神經)
2.體液pH局麻藥在體內呈非離子型與離子型。非離子型親脂性高,易穿透細胞膜進入神經細胞發揮局麻作用。體液pH偏高時,非離子型較多,局麻作用增強;反之局麻作用減弱。炎癥區域內pH降低,因此局麻藥的作用減弱。在切開膿腫手術前,必須在膿腫周圍作環形浸潤才能奏效。
3.藥物濃度:增加濃度并不能延長局麻維持時間,反加快吸收引起中毒。應將等濃度藥物分次注入。
4.血管收縮藥加入微量腎上腺素收縮用藥局部的血管,減慢藥物吸收,延長局麻作用維持時間,減少吸收中毒。在手指、足趾及陰莖等末梢部位用藥時,禁加腎上腺素(引起局部組織壞死)。
常用局麻藥:
1.普魯卡因最常用,親脂性低,不易穿透粘膜,只作注射用藥。廣泛用于浸潤麻醉、傳導麻醉、蛛網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和損傷部位的局部封閉。其代謝產物對氨苯甲酸(PABA)能對抗磺胺類藥物的抗菌作用。偶見過敏反應,用藥前宜做皮膚過敏試驗。過敏者可用利多卡因代替。
2.利多卡因作用比普魯卡因快、強而持久,安全范圍較大,能穿透粘膜,可用于各種局麻方法。臨床主要用于傳導麻醉和硬膜外麻醉。還可用于抗心律失常。
3.丁卡因又稱地卡因,作用及毒性均比普魯卡因強10倍,親脂性高,穿透力強,易進入神經,也易被吸收入血。最常用作表面麻醉、腰麻及硬脊膜外腔麻醉,一般不用于浸潤麻醉。在血中被膽堿酯酶水解速度較普魯卡因慢,故作用較持久,約2~3小時。
4.布比卡因又稱麻卡因是常用局麻藥中作用維持時間最長的藥物,約5~10小時。其局麻作用較利多卡因強4~5倍,安全范圍較利多卡因寬,無血管擴張作用。主要用于浸潤麻醉、傳導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最新資訊
- 2025年執業藥師中藥一重點總結,考點清晰梳理2025-09-25
- 2025年執業藥師藥一知識重點:分章節考點整理,告別盲目刷題2025-09-24
- 2025年執業藥師藥事管理與法規重點:法規核心條款解讀,易懂好記2025-09-23
- 2025年執業藥師中藥二知識重點:中藥功效 + 應用考點,系統總結2025-09-22
- 2025執業藥師重點總結:全科目核心考點整合2025-09-19
- 2025執業藥師中藥一知識重點:中藥基礎 + 炮制考點,清晰梳理2025-09-18
- 2025執業藥師西藥一知識重點:教材核心內容提煉,針對性復習2025-09-17
- 2025執業藥師法律法規重點口訣:實用記憶技巧,輕松掌握考點2025-09-16
- 2025執業藥師重點歸納:四科核心知識梳理,助力高效記憶2025-09-15
- 2025年執業藥師法規重點總結:覆蓋高頻考點+易混點解析,備考必看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