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家長批評孩子時要注意說話的方式


考試動態:2014年下半年各地考試成績查詢專題|環球網校代報名服務
課程推薦:新標準-直播保過班熱招|2015年5月零基礎保過班開始招生
一天晚上回家,剛走進樓門,就聽見一聲尖叫:“為什么又考不及格!說!”隨之而來的就是孩子的哭聲。我苦笑了一下,這樣的情景已經是家常便飯了。一樓這家人有個12歲的男孩,平時看起來挺老實,只是不敢跟人對視,偶爾與他目光接觸,也能從其眼神中看出怯懦和自卑。他的父母都是暴脾氣,而且喜歡大喊大叫,而孩子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只能越來越沒有自信。
生活中,不少家長可能不打孩子,但往往把滿腔怒火訴諸言辭,聲調高、話難聽。剛開始,孩子一般能被父母的大嗓門“鎮住”,乖乖地聽話,但他們只是被嚇住了。逐漸地,孩子會開始抵觸父母的訓斥,這樣宣泄憤怒還會破壞親子關系。我們可以看看這種大聲訓斥中,高頻出現的一些句子及孩子的理解。1.“你怎么又這樣”:我又做錯了,也許我就是個壞孩子。2.“你還是不是我的乖寶寶”:媽媽覺得我不乖,她可能不會愛我了。3.“你不要”:父母太不講理了,我沒有自由。4.“你必須”:這是個沒有任何商量余地的命令,我要反抗!長此以往,父母的大嗓門對孩子的效果會跟撓癢癢一樣,孩子還能從中明顯感受到父母的無助。
比起對孩子大聲批評、威嚇等方式,不如試試低聲教育。心理學家發現,傳遞信息,不同的聲調會起到不同效果。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低聲調更容易讓其接受。首先,低聲調讓人更有理智,情緒更平和,也讓孩子抵觸、逆反的心理防線有所松弛,利于溝通。其次,低聲批評能讓孩子的聽力更集中,更容易反思自己的錯誤。第三,低聲教育還可以先發制人,尤其對青春期的叛逆孩子來講,父母低聲教育,孩子反抗的聲音往往也高不起來,能防止雙方情緒越來越激動,大人惹了一肚子氣,孩子也不服氣。最后,低聲教育能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并建立起強大的自信,性格更好。
其實,孩子更容易記住的,不是家長說過的話,而是父母當時的情緒和他自己的感受。父母讓孩子感到愉悅、舒適,那他就會跟隨你的引導;他感受到的是壓抑、憤怒,就會離你越來越遠。要想做到低聲教育,父母需注意以下幾點:
1.想發火前先深呼吸。當你怒不可遏、想要發火的時候,請趕緊深呼吸。假如還是難以控制情緒,那么就暫時離開一會兒,等自己的情緒調整好了再去面對孩子。降低聲音不但可以約束自己,控制情緒,也可以降低孩子的反抗。孩子也會因此更集中注意力聽,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
2.語氣和措辭恰當。父母批評孩子天經地義,但必須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說話前三思,運用恰當的語氣和措辭。比如說“我愛你,但是你的行為媽媽不能接受”,這種話比粗暴地指責要好得多。還要堅持到底,不要越說越來氣,聲音突然高八度。
3.解釋明白你的要求。家長要用低聲調,秉持客觀和建設性的態度,把期望孩子做到的事情解釋明白。比如帶孩子逛超市,告訴他不要亂動商品,并說清楚違反規矩的后果是什么。從頭到尾說清楚就好,無需大聲威脅。還要注意就事論事,不要給孩子貼標簽,更不能舊事重提。少說“你這孩子怎么總這樣”、“你太不不讓人省心了”這樣的話,不僅無助于解決問題,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編輯推薦:
心眼看社會|親子教育|職場心理|愛情婚姻|心理咨詢案例|趣味心理測評
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官方微博|心理咨詢師考試交流QQ群:127666654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