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社會心理學復習資料:7.1親社會行為概述


考試動態:2014年上半年各地成績查詢專題|20歲可申請代報名
課程推薦:2014年網課+面授保過班|零基礎保過|1v1直播自習室
第七章 親社會行為
第1節 親社會行為概述
1、親社會行為的含義
答:第一,它是行動者自覺自愿的行為,不是出于某種原因而迫不得已而為之的行為。 第二,行動者完全出于有益于他人的目的,沒有考慮個人的得失,見義勇為者大多如此; 第三,不期望得到任何形式的回報。 第四,行動者本身會有所損失,如會付出一定的時間、金錢和精力,有時甚至會作出巨大的犧牲,
親社會行為:指任何對他人和社會有益的行動。
動機的不同,親社會行為分為兩大類:利他主義行為和助人行為。利他主義行為與自私自利行為是相對的,它是不期待任何回報(包括物質和精神的)、完全出于自愿的一種行為。助人行為:是指在行為上有益于他人,在動機上有利于自己的行為。
回報式行為:有些人因為受過別人的恩惠而幫助人;
補償式行為:因為自己給別人曾經帶來過損失而作出補償。
2、緊急情境下助人行為的決策過程
答:首先,旁觀者必須注意到有突發事件發生并觀察到有人需要幫助,否則是不可能提供幫助的。 其次,在注意到突發事件后,旁觀者尚需對該情境進行判斷以決定其是否屬于緊急情況。 第三,在注意到事件并確定為緊急情況后,旁觀者還要決定自己是否有責任提供幫助,這是一個關鍵環節。 第四,當旁觀者認為自己有責任幫助有困難的人時,一般還會考慮自己有無能力提供幫助,提供何種形式的幫助,最后執行幫助行為。最后,整個決策過程是連續的,其間任何環節作出否定性回答,都會使介入過程中止,助人行為就不會發生。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官方微博|心理咨詢師考試交流QQ群:127666654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