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心理咨詢師考試重要考點精講:親和的起源、作用及影響因素
考試報名:2014年上半年各地報名入口匯總|20歲申請代報名
課程推薦:2014年一對一雙證班|零基礎保過|1v1直播自習室
親和的起源、作用及影響因素
親合是個體害怕孤獨,希望與他人在一起,建立協作和友好聯系的一種心理傾向。親合即合群,是人際吸引的最低層次。親合需要引起親合動機,而親合動機則導致親合行為。
(一)親合的起源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親合起源于依戀。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合群在個體生命早期的表現是親子間的依戀,即嬰兒對雙親的出現有積極的反應,愿意和父母在一起的現象。嬰兒驚恐不安時會尋找父母,如果雙親在場,這種不安的狀態就會緩解。
依戀的產生有先天因素的影響。例如嬰兒的哭和笑都是不經學習就會的本能行為,哭和笑有助于依戀的形成。同時,父母的出現使嬰兒微笑,停止哭泣,這本身是一種強化。沒有這種強化,嬰兒也難于對父母形成強烈的依戀。因此,可以說某些先天行為模式是依戀的基礎,通過親子間的相互強化,這些模式得以發揮作用。
(二)親合的作用
1.滿足個體的某些社會性需要
個體通過與他人建立聯系,滿足某些社會性的需要,比如交往與尊重的需要、愛的需要等等。
2.獲得信息
個體在孤單環境中信息來源很少,會產生不適應和不安全的感覺。親合使個體獲得對其生存與發展有意義的信息。
3.減輕心理壓力
高興時與他人在一起可以共享快樂;痛苦時與他人在一起可以排解憂愁。
4.避免窘境
在明顯需要親合行為的情境下,如果無人做伴,往往使他人對個體有某種負面的評價。這種情況下,親合可使個體避免窘境。
(三)影響親合的因素
1.情境因素
群體在面臨外界壓力的情境下,會產生親合的需要。壓力越大,群體成員的親合動機越強。悲慘情境也能加強人們的親合動機。
對社會隔離’(剝奪)者,比如單獨關押的犯人、遇難船只的幸存者、探險家等的研究表明,他們由于較長時間的獨處,缺乏親合,往往產生某些心理和精神障礙的癥狀。
2.情緒因素
從親合產生的心理背景看,親合與人的情緒狀態有密切關系。恐懼是現實危險引起的情緒體驗,恐懼情緒越強烈,親合傾向越明顯。焦慮是非現實危險引起的情緒體驗,高焦慮者親合傾向較低,因為在焦慮狀況下,與他人在一起不但不能減少焦慮,反而可能增加焦慮。
3.出生順序
出生順序是影響親合的另一個重要因素。西方心理學研究表明,長子、長女恐懼時的合群傾向要比他們的弟妹們更明顯,在同一家庭中,這種合群傾向按出生順序遞減。這可能是因為在多子女家庭中,雙親對第一個孩子關心照料更多,使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較大的緣故。
編輯推薦:
報考指南|備考經驗|疑難問答|交流論壇|各級別歷年真題大匯總|免費在線模考
最新資訊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壓力的種類2025-11-19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生狂喜!考前獨家資料免費領!2025-11-1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軀體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點2025-11-1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童年期的同伴交往2025-11-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識別和處理依賴現象2025-11-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2025-11-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社會促進與社會懈怠2025-11-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非言語行為的運用2025-11-0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幼兒記憶的發展2025-11-0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思維內容障礙202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