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輔導情緒理論知識


一早期情緒理論
1詹姆斯―蘭格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和丹麥生理學家蘭格分別于1884和1885年提出了內容相同情緒理論,詹姆斯認為情緒是對身體變化的知覺;蘭格認為情緒是內臟變化的結果。即他們強調情緒的產生是植物性神經活動的產物。后人稱他們的理論為情緒的外周理論,即…..。
評本文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看到了情緒與機體變化的直接關系,強調了植物性神經系統在情緒產生中的作用,但他們片面強調植物性神經的作用,忽視了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控制作用。
2坎農―巴德學說坎農認為情緒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經系統,他它們都受丘腦的控制,他的情緒學說得到了巴德的支持,故后人稱他的情緒理論為………
二情緒的認知理論
1阿諾德的“評定―興奮”說情緒產生的基本過程是刺激情景―評估―情緒。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對它的評價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
2沙赫特的兩因素情緒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對于特定的情緒來說,有兩個因素是必不可少的:第一,個體必須體驗到高度的生理喚醒;第二,個體必須對生理變化進行認知性的喚醒。情緒狀態是由認知過程(期待),生理狀態,環境因素在大腦皮層中整合作用的結果。
3拉扎勒斯的認知―評價理論
他認為情緒是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是指個體對環境知覺到有益或有害的反應。在情緒活動中,人不僅接受環境中刺激事件對自己的影響,同時要調節自己對刺激物的反應。因此,在情緒活動中,人們需要不斷的評價刺激事件與自己的關系,具體來講,有三個層次的評價:1)初評價,是指人確認刺激事件是否有利害關系及程度。
2)次評價,是指人對自己反應行為的調節和控制
3)再評價,指認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的有效性和適宜性的評價,實際是一種反饋性行為
三情緒的動機分化理論
伊扎德,以情緒為核心,以人格結構為基礎,論述情緒的性質和功能。認為,情緒是人格系統的組成部分,是人格系統的動力核心。情緒系統與認知、行為等人格子系統建立聯系,實現情結與其他系統的相互作用。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