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心理咨詢師復習資料:面質技巧(一)


心理輔導的面質技巧
心理輔導是人際溝通的藝術。它要求輔導教師認真地聽受導學生講話,準確地認同其內心體驗,積極地響應其講話內容,推動其從不同角度審視其成長過程中的障礙與挫折,并通過適時地自我表露相關經歷來增進與受導學生的情合。這一過程通常要求輔導教師掌握并靈活運用各種技巧。
1.概念
面質技巧(confrontation)指輔導教師對受導學生的認知方式與思維方法提出挑戰與異議的過程。其目的在于推動受導學生重新審視其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克服其認知方式中的某些偏面性與主觀性,以進一步認識自我,開發自我。依照伊根的觀點,面質技巧的運用已日益成為心理輔導的核心部分,它促使來詢者發現其言行中的種種自我挫敗傾向,并努力加以克服。
在輔導實踐中,輔導教師常通過提問,反問與深人的討論來面質受導學生思維方法中哪些自我偏向,自我夸張與自我挫敗的傾向。在此當中,面質的意義不在于否定對方、貶低對方、教訓對方;而在于開啟對方、激勵對方,使對方學會辯證地看待當前所面臨的問題。所以輔導教師應該注意到:面質要以尊重為前提,以同感為基礎。那樣才會給人以態度誠懇,言之由衷的感覺,而不是態度生硬,強詞奪理的感覺。換言之,面質是以接納、尊重、同感、真誠和溫暖等為先決條件的。
游黎麗玲指出:“準確的面質表示教師了解學生,明白他的矛盾;關心學生,希望他有所改變;尊重學生,知道他能夠接受被指出的弱點,同時有能力改善自己。不過,用面質提問時要小心,教師不能用它來發泄自己消極的感受。”柯特勒也指出:“輔導員在提出面質性的問題時,應該首先問自己你這樣做是出于關』合對方還是出于想懲罰或壓制對方。”所以,面質是心理輔導的重要手段,它旨在推動學生重新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并要力戒主觀武斷,強加于人的傾向。因此,面質力求問而不審,質而不壓,以推動來詢者的自我審視與自我悅納。在輔導的情境中,面質易于被老師誤用來壓制學生的意念或宣泄個人的憤怒。那樣面質不再是積極的提問,意在啟發學生獨立思考,而變成懲罰的手段,令學生自慚于個人的弱點。這是心理輔導的大忌。
面質之藝術在于使學生超越輔導教師的提間,自發地認識到其認知與思維方法中的偏差,產生恍然大悟的感覺。
2.舉例說明
學 生:我覺得張老師總是與我過不去,挑我的毛病。我最討厭上他的課啦。
輔導教師:噢,你說說看。
學 生:每次上課,他都會盯我,故意問我最難的問題,想使我難堪,下不了臺。多少次了,他看我答不上題就開心,不讓我坐下。
輔導教師:你認為你總是被問到最難答的問題,是嗎?
最新資訊
- 別再到處找題了!心理咨詢師歷年真題完整版,一鍵獲取!2025-09-1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為什么我們總愛“隨大流”?2025-09-1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容易焦慮的人,常常陷入這個習慣2025-09-15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別被小事氣炸!教你克服“野馬效應”2025-09-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職場中感到不開心該怎么辦?如何緩解?2025-09-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職場實用心理學訓練營2025-09-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在心理咨詢中,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情感反應?2025-09-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在職場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提升個人魅力?2025-09-09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如何判斷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情感需求?2025-09-0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什么是焦慮型人格障礙?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