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二級)答辯 案例分析樣本
心理咨詢案例分析報告
xxx
(單位xxxxxxxxxxxxxx)
摘要:本報告主要介紹了1例心理適應問題的心理咨詢案例。通過對來訪者問題描述的進行分析,并對其同學和老師進行了訪問調查,進一步了解了來訪者的實際狀況,經過討論分析,作出診斷,確定來訪者為一般心理問題,屬于適應心理問題。在于來訪者進行溝通協商后,確定了咨詢方案,征得來訪者的同意,經過兩次咨詢,一次隨訪調查,認為來訪者基本改善了心理狀態,咨詢效果良好。
來訪者基本情況:男,朝鮮族,20歲,工業設計專業,大學一年級新生。家庭經濟狀況一般。小學和初級中學是在朝鮮族學校學習,高中轉入漢族學校,學習四年后考入大學,其中有一年是專門學習漢語。精神狀態正常,意識清楚,情緒低落,主動求助。無軀體癥狀。沒有做心理測驗。
主 訴:進入大學學習兩個多月,因心情郁悶,情緒頗動,不能與人進行良好的交往,來心理咨詢中心求助。
個人陳述:來訪者來自吉林省的朝鮮族村,自幼生活在朝鮮族的群體中,對漢語的掌握和使用不是很好,為此,在高中的學習(漢族學校)期間,為了學習漢語,高中一年級時復讀了一年,漢語水平提高很好,能夠順暢地聽和寫,在說的方面有些困難,但是,能夠表達得很清楚。自己在原來的學校中一直是受人注目的出色學生。希望自己到大學能夠充分地發展自己,展示自己。可是,自從進入大學以來,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處處出色了,學習狀態不理想,尤其在高等數學的學習方面很吃力,而且不再擔任任何學生干部職務,與周圍的同學的交往不是很愉快,情緒經常波動,很不穩定。家在農村,父母的身體不是很好,還有一個小弟弟在讀高中,家庭經濟狀況很差,擔心自己不能順利完成學習。因此,產生了許多心理上的矛盾和困惑。自從入學以來,情緒郁悶,時好時壞,晚間常做惡夢,因為語言的障礙,和同學的交往不是很好,很想家,想父母,對自己的未來很困惑,很茫然,不知該怎樣做。上網查閱資料后,覺得自己得了心理疾病,所以來心理咨詢中心求助。
觀察和他人反映:來訪者情緒低落,在談到家庭和未來的問題時哭泣,意識狀態良好,表達完整,主動求助,睡眠良好,無軀體癥狀,無泛化現象,無退縮行為,無妄想。通過對老師和同學的調查反映,該同學自立意識比較強,能夠獨立完成各種任務,學習比較認真努力,不經常與同學交往,但是同學關系還可以,無矛盾糾紛發生,同寢室的同學反映有時候情緒比較低落,有時候會一個人坐著發呆,不愛說話。但是,愿意幫助別人,有一定的能力。
評估與診斷:通過來訪者陳述、觀察和調查了解,來訪者主要存在的問題是:情緒低落、緊張焦慮、自卑、適應不良。
根據該求助者的癥狀,診斷為一般心理問題。
診斷依據:
1.根據病于非病的三原則,來訪者知情意統一、一致,對自己的心理問題認識清楚,主動求助,無邏輯混亂無知覺異常,無妄想。
2.根據來訪者情緒低落,情緒波動,做惡夢,學習吃力,環境不適應,并且出現的時間只有2個月,無泛化現象。
3.社會調查顯示來訪者的社會功能正常。
4.鑒別診斷:本案例應與嚴重心理問題相區別的基礎是無退縮行為,無自殺傾向,無泛化現象,社會功能良好。
5.由此診斷為一般心理問題。
來訪者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是:
他的問題基本上仍然屬于大學新生適應期的心理問題。雖然,他有了4年的漢族學校學習生活的經歷,而且自己又有著一定的適應能力,入學2個月以來已經在飲食起居等大學生活節奏等方面適應了,但自己的心情并不平靜、心理上并未取得平衡。他在以前的學習環境中處于強者的位置,是受人矚目的焦點,而與自己在大學學習中處于弱者的位置,甚至需要別人幫扶的境況,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強烈的自尊心與自卑感產生了尖銳的矛盾沖突,這是使他出現情緒波動、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幫助他解決心理矛盾,調整失衡的心態,應從幫助他重新認識新的學習生活環境,正確認識自我,調整心理落差入手。幫助來詢者認識到大學習的特點,認識自己的學習能力,分析清楚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建議其發揮自己的長處,通過尋求別人幫助等方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因此,幫助來訪者認識到建立順暢的人際交往關系是很重要的。為了建立這樣的人際關系,要給自己信心和勇氣,相信自己會越來越如魚得水的。幫其認清多與人交往才能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擔心自己被嘲笑的心理是不必要的,人不可能各方面都是優秀的。不要回避現實問題,逃避現實問題。勇敢地接受生活才能贏得周圍同學的掌聲。
咨詢目標:來訪者的主要問題在于對新的學習生活環境不適應,影響其心理狀態的主要因素是適應環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所以,對來訪者的咨詢目標是(1)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良好的環境支持系統。(2)接受現實,努力改善心情,學習放松技術,減輕壓力,改善緊張焦慮狀態。
咨詢方案:經過與來訪者協商,決定讓來訪者參加團體心理咨詢和個體心理輔導相結合的心理咨詢方案。首先參加團體心理咨詢,在團體心理咨詢的過程中學習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良好認知,形成良好人際關系交往的心理基礎;其次,通過個體心理咨詢,運用認知領悟療法,幫助來訪者適應環境,克服情緒低落的心境狀態,接受現實,接納自我,建立自信。
咨詢過程:來訪者經過五次團體心理咨詢,在團體交流過程中逐步了解了人際交往的實質,學習領悟了人際交往的真誠意義,并在咨詢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一定的人際交往氛圍。
通過個體心理咨詢,運用認知領悟療法,使來訪者逐步認識生活的真實性和現實性,逐步接受了現實生活狀態,提高了自我認識和自我接受的能力,情緒狀態明顯改善。
咨詢效果評估:經過咨詢,來訪者自述的情緒狀態明顯改善,人際關系良好,積極意識增加,已經能夠完全進行正常的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咨詢師認為來訪者已經克服了心理問題的困擾。
評估咨詢效果:咨詢效果良好。經過半年的隨訪,鞏固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
1.高鵬:心理危機干預中的問題解決,《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2.4。
2.蔡哲: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干預與調解,《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4.
3.劉鳳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導論》,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最新資訊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壓力的種類2025-11-19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考生狂喜!考前獨家資料免費領!2025-11-1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軀體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點2025-11-18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童年期的同伴交往2025-11-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識別和處理依賴現象2025-11-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2025-11-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社會促進與社會懈怠2025-11-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非言語行為的運用2025-11-0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幼兒記憶的發展2025-11-0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思維內容障礙202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