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精神分析與文化的關系
精神分析是猶太人的學說,因為猶太人喜歡理智地思考和崇尚與年長者作睿智的交談。中國的儒家也提倡:三思而后行,有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致知而格物。“正其心”就是自我體驗(說明自我體驗不是個新東西)。我在國外作自我體驗時,老師的開場白為:自我體驗就是你自己在內心所作的一次旅行,稱為心靈的旅行(A travel through your heart)!督導老師在一邊只是作為一面鏡子反射出自身,或者作為容器,能容污納垢,重要的還是看清楚自己,或用精神分析的話來說分清自身與外界客體之間的界限,具有良好的現實檢驗的功能。在崇尚金錢的商業社會中,很多人迷失了自我,我以為,提供一種專業性的自我體驗情景,不僅僅適用于歲病人的分析,也適用于那些行色匆匆,卻對前途有些迷茫的人們!
雖然在不同的民族在集體無意識的影響下會以與攻擊者認同的方式發生形式類似的悲劇(如排猶現象、***現象),不同的文化背景仍有著不同的表現方式,如德國人的嚴謹和儀器的精密可歸納為“肛門性格”使然,而中國人的飲食文化和北京人好侃大山的表現則歸納為“口欲性格”。 80年代中期發生在海南的“縮陽癥”看上去與當地的習俗有關,在西方的精神分析師眼中,這就是一種轉換癥狀,將來自于被閹割的恐懼轉移為軀體的癥狀,并集中在生殖器官。現在,這種所謂于文化相關的轉換癥狀越來越不多見,或者說“東方人罹患轉換癥狀具有東方文化的特殊性”的說法越來越站不住腳,即便是大家熟知的森田療法也因社會的工業化、競爭日益激烈節奏而不再堅持以前的嚴格禁止與外界交流,而強調理解其內在含義。由環境所造成的心身疾病越來越接近西方的發病率,我在國外作病例督導時,老師得出的結論是:神秘的中國人與我們得一樣的心理病!
中國是個思辯的民族,我想,精神分析作為一種理解人的內心世界的理論,可以說作為一種哲學,是可以和中國文化達到融合的。
最新資訊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童年期的同伴交往2025-11-1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識別和處理依賴現象2025-11-12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2025-11-1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社會促進與社會懈怠2025-11-10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非言語行為的運用2025-11-07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幼兒記憶的發展2025-11-06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思維內容障礙2025-11-04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面對職場女性群體時的心理咨詢小技巧2025-11-03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防御機制及形式2025-10-31
- 環球網校心理知識小課堂:奧爾波特的三層次特質理論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