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保健師:中醫養生八法



中醫養生保健師:中醫養生八法
中醫古法,源遠流長,環球網校中醫養生保健師頻道為大家分享這篇中醫養生保健師:中醫養生八法,讓我們來看看傳承了千百年老祖宗的養生智慧吧!
1.腹宜常摩
方法取仰臥位,將兩手掌相互搓熱后,以左掌心按于肚臍部,右手疊放在左手背上,按順時針方向按摩36次,然后再按逆時針方向按摩36次。按摩的力量要適度,速度宜緩慢,呼吸要自然。一般宜選擇在晚上睡前、早上醒來時進行,按摩前要排空小便。
功效摩腹可使胃腸及腹壁肌肉強健,增強胃腸的蠕動,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進血液循環,從而具有順氣消積、健脾和胃的作用,對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及腎炎等疾病亦有輔助治療作用。
2.濁宜常呵呵
方法閉口,用鼻深吸氣,鼓胸腹,待感到氣滿時,抬頭張口,呵出濁氣,每天數次。
功效吐故納新,有助于人體生理功能的調整,久之能強健身體。
3.胸宜常護
胸部為人的重要臟器心、肺所居之處,其下為胃腑。因此,平時應注意保護胸部,避免外傷的發生。帶肚兜有防風寒、護胸腹的雙重意義。
4.背宜常暖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背部保暖,避免背部受寒邪侵襲,尤其是氣候變冷時,應及時添加衣服。老人、兒童和體弱者,最好能隨著季節的變冷穿上毛質或棉質的坎肩,即便在夏季,也應穿上汗衫或背心,避免背部直接讓風吹襲。患有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胃潰瘍和心血管疾病的人,更應注意背部的保暖,以避免舊病復發或病情加重。
功效注意背部保暖,能預防背痛、落枕及感冒等病癥。
2021年中醫養生保健師考試時間預計在9月25日,12月25日,如果你也想要報考的話,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再也不怕錯過考試時間啦!
5.皮膚宜常干浴
方法睡前,將兩手掌相互搓熱后摩擦全身皮膚。先從頭頂百會穴(頭頂正中心)開始,然后摩擦面部、頸部、兩肩、兩臂、胸部、兩肋、腹部、腰部下至兩腿,自上而下擦遍全身。
功效常摩擦皮膚可使全身氣血暢通,改善皮膚的呼吸功能和汗腺與皮脂腺的分泌功能,增強皮膚的光澤度和彈性,有利于強壯體魄,預防感冒。
6.肢節宜常搖
方法站立,右手叉腰,左上肢以肩關節為軸,順時針搖轉10周,再逆時針搖轉10周,然后以同法搖轉右上肢肩關節接著雙手叉腰,做腰椎環轉運動,左右各轉10次最后,雙手叉腰,雙腳并攏,呈半蹲位,以踝關節為軸,順時針旋轉10次,逆時針旋轉10次。
功效常旋轉這些關節,可舒筋通絡、滑利關節,預防肩周炎、增生性腰椎炎及下肢膝關節、踝關節疼痛。
7.足心宜常搓
方法每晚睡前先用溫熱水洗腳,把腳擦干后坐在床上或方凳上,將兩手掌搓熱,以左手握左足趾,用右手的小魚際或掌心緩慢地搓擦左腳的足心部,以產生溫熱感為度,然后再以同法換搓右腳足心。
功效常搓足心可補腎強腰、滋陰降火、聰耳明目、頤養五臟六腑,對眩暈、頭痛、頭昏、失眠、神經衰弱、高血壓等病癥有一定的療效。
8.谷道(肛門)宜常提
方法站立或取坐位、臥位均可,深吸一口氣,同時有意識地上提肛門及會陰部,保持5秒鐘左右后,再緩慢呼氣放松肛門,同時內收小腹,以助濁氣排出,反復做10次。每天可進行數遍。
功效有意識地反復做收縮肛門的運動,可促進肛門周圍的血液循環,避免靜脈淤血,對預防痔瘡、脫肛、子宮脫垂、遺精、遺尿等均有作用。
以上就是環球網校小編整理的中醫養生保健師:中醫養生八法這篇文章的全部內容了,更多中醫養生保健師相關考試資料,歡迎點擊下方下載按鈕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可以緩解眼疲勞的方法2022-05-30
- 紅豆的養生功效2022-05-27
- 生菜的功效與營養2022-05-25
- 雞蛋的養生功效2022-05-23
- 紅棗的養生功效2022-05-20
- 荔枝的功效與營養2022-05-19
- 藕的養生功效2022-05-18
- 牛奶的功效與營養2022-05-17
- 桑葚的功效與營養2022-05-13
- 花生的養生效果是什么202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