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臨床執業醫師考試: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是2015臨床執業醫師考試的重點內容,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小編整理如下,希望對廣大考生復習備考有所幫助。
重點!瑣碎知識點較多,但不難,請保持足夠耐心!
類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以關節病變為主的非特異性炎癥,表現為全身多發性和對稱性慢性關節炎,其特點是關節痛和腫脹反復發作進行性發展,最終導致關節破壞、強直和畸形。
一個問題:類風濕關節炎VS風濕性關節炎,一回事嗎?
一、病因和發病機制
病因尚不清,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環境因素:通過(1)活化T細胞和吞噬細胞并釋放細胞因子;(2)活化B細胞產生RA抗體,B細胞可作為抗原呈遞細胞,提供CD4+的細胞克隆增殖所需要的共刺激信號。
2.遺傳易感性:RA有明顯的遺傳特點,發病率在RA病人家族中明顯增高。
3.免疫紊亂:主要的發病機制。易活化的CD4+T 細胞和MHC-II型陽性的抗原呈遞細胞浸潤滑膜關節為特點。
二、臨床表現
(一)關節
可分滑膜炎癥狀和關節結構破壞的表現,前者經治療后有一定可逆性,但后者一經出現
很難逆轉。RA病情和病程有個體差異,從短暫、輕微的少關節炎到急劇進行性多關節均可出現,常伴有晨僵。
1.晨僵
① 持續時間至少1小時者意義較大。晨僵出現在95%以上的RA者。
② 晨僵持續時間和關節炎癥的程度呈正比,常被作為觀察本病活動指標之一。
③ 其他病因的關節炎也可出現晨僵,但不如本病明顯和持久。
2.痛與壓痛――往往是最早的癥狀。小關節!
最常出現的部位為腕、掌指關節、近端指關節,其次是足趾、膝、踝、肘、肩等關節。
多呈對稱性、持續性,但時輕時重,疼痛關節往往伴有壓痛,受累關節的皮膚出現褐色色素沉著。
3.關節腫,亦多呈對稱性。
4.關節畸形
見于較晚期患者,最常見的晚期關節畸形是腕和肘關節強直、掌指關節的半脫位、手指向尺側偏斜和呈“天鵝頸(swan neck)”樣及“紐扣花樣(boutonniere)”表現。
5.特殊關節
(1)頸椎的可動小關節及周圍腱鞘受累出現頸痛、活動受限,有時甚至因頸椎半脫位出現脊髓受壓。
(2)肩、髖關節 其周圍有較多肌腱等軟組織包圍,由此很難發現腫脹。最常見的癥狀是局部痛和活動受限,髖關節往往表現為臀部及下腰部疼痛。
(3)顳頜關節 出現于1/4的RA患者,早期表現為講話或咀嚼時疼痛加重,嚴重者張口受限。
6.關節功能障礙
(二)關節外表現
1.類風濕結節――其存在提示本病的活動。較常見的關節外表現,可見于20%~30%的患者,多位于關節隆突部及受壓部位的皮下,如前臂伸面、肘鷹嘴突附近、枕、跟腱等處。結節直徑由數毫米至數厘米、質硬、無壓痛、對稱性分布。幾乎所有臟器如心、肺、眼等均可累及。
2.類風濕血管炎,少見,體格檢查能觀察到的有指甲下或指端出現的小血管炎,其表現和滑膜炎的活動性無直接相關性。
3.肺――肺受累很常見,其中男性多于女性,有時可為首發癥狀。
(1)肺間質病變――最常見的肺病變,逐漸出現氣短和肺功能不全,高分辨CT有助早期診斷。
(2)結節樣改變――肺內的類風濕結節表現。
(3)Caplan綜合征――塵肺患者合并RA時易出現大量肺結節,稱之為Caplan綜合征,
也稱類風濕性塵肺病。
(4)胸膜炎,胸水呈滲出性。
(5)肺動脈高壓―― 一部分是肺內動脈病變所致,另一部分為肺間質病變引起。
4.心臟受累――心包炎最常見,多見于RF陽性、有類風濕結節的患者,但多數患者無相關臨床表現。通過超聲心動圖檢查約30%出現小量心包積液。
5.胃腸道――癥狀多與服用抗風濕藥物,尤其是非甾體抗炎藥有關,很少由RA本身引起(從命題人的角度復習)。
6.腎――很少累及腎,偶有輕微膜性腎病、腎小球腎炎等報道。
7.神經系統――神經受壓是RA患者出現神經系統病變的常見原因。
受壓的周圍神經病變與相應關節的滑膜炎的嚴重程度相關。最常受累的神經有正中神經、尺神經以及橈神經,如正中神經在腕關節處受壓而出現腕管綜合征。
8.貧血,程度通常和病情活動度相關,尤其是和關節的炎癥程度相關。RA患者的貧血一般是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
Fehy綜合征(Felty綜合征,費爾蒂綜合征)是指RA患者伴有脾大、中性粒細胞減少,有的甚至有貧血和血小板減少。RA患者出現Felty綜合征時并非都處于關節炎活動期,其中很多患者合并有下肢潰瘍、色素沉著,皮下結節,關節畸形,以及發熱、乏力、食欲減退和體重下降等全身表現。
9.干燥綜合征――約30%~40%RA患者出現。
(三)輔助檢查:重要!
1.實驗室檢查:大約70%~80%的病例類風濕因子(RF)陽性,但其他結締組織疾病也可為陽性(注意!!)。
考試提醒:RA 不一定都有RF 陽性;反之,RF陽性也不一定都診斷為RA!
2.X線平片,分四期。
1)早期可見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影、關節端骨質疏松(Ⅰ期);
2)進而關節間隙變窄(Ⅱ期);
3)關節面出現蟲蝕樣改變(Ⅲ期);
4)晚期可見關節半脫位和關節破壞后的纖維性和骨性強直(IV期)。
診斷應有骨侵蝕或肯定的局限性或受累關節近旁明顯脫鈣。
三、診斷及鑒別診斷
(一)診斷:目前國際上通用的仍是l987年美國風濕病協會修訂的診斷標準:
?、俪科痍P節僵硬至少l小時(≥6周);
?、?個或3個以上關節腫脹(≥6周);
?、弁蟆⒄浦戈P節或近側指間關節腫脹(≥6周);
?、軐ΨQ性關節腫脹(≥6周);
?、萜は陆Y節;
?、奘帧⑼箨P節X線片有明確的骨質疏松或骨侵蝕;
?、哳愶L濕因子陽性(滴度>1:32)。
確認本病需具備4條或4條以上標準。
小結:類風濕診斷標準(1123)
1:足夠時間的晨僵;
1:皮下結節;
2:X 線+RF。
3:多個、小、對稱性關節腫脹;
(二)鑒別診斷:RA需與以下疾病進行鑒別:
1.骨關節炎
為退行性骨關節病,多見于50歲以上者。主要累及膝、脊柱等負重關節?;顒訒r關節痛加重,可有關節腫、積液。手指骨關節炎常被誤診為RA,尤其在遠端指間關節出現赫伯登(Heberden)結節和近端指關節出現布夏爾(Bouchard)結節時易被視為滑膜炎。
0A通常無游走性疼痛,大多數患者血沉正常,RF陰性或低滴度陽性。X線示關節間隙狹窄、關節邊緣呈唇樣增生或骨疣形成。
2.強直性脊柱炎
主要侵犯脊柱,當周圍關節受累,特別是以膝、踝、髖關節為首發癥狀者,需與RA
相鑒別。AS多見于青壯年男性,外周關節受累以非對稱性的下肢大關節炎為主,極少累及手關節,骶髂關節炎具典型的X線改變??捎屑易迨?,90%以上患者HLA-B27陽性。血清RF陰性。
3.銀屑病關節炎
多發生手皮膚銀屑病后若干年,其中30%~50%的患者表現為對稱性多關節炎,與RA極為相似。不同點為本病累及遠端指關節處更明顯,且表現為該關節的附著端炎和手指炎。同時可有骶髂關節炎和脊柱炎,血清RF多陰性。
4.系統性紅斑狼瘡
部分患者手指關節腫痛為首發癥狀,且部分患者RF陽性,而被誤診為RA。鑒別點:本
病的關節病變較RA為輕,一般為非侵蝕性,且關節外的系統性癥狀如蝶形紅斑、脫發、
蛋白尿等較突出。血清ANA、抗雙鏈DNA(dsDNA)抗體等多種自身抗體陽性。
四、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目前尚無特效療法。治療目的在于控制炎癥,減輕癥狀,延緩病情進展,保持關節功能和防止畸形。應強調根據不同病人、不同病情制定綜合治療方案。
1.非藥物治療。
2.藥物治療: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完全阻止病變發展,常用的藥物分為三線。
1)第一線的藥物:非甾體類藥物;
2)第二線藥物:抗瘧藥,金鹽制劑,柳氮磺胺吡啶,免疫抑制劑如青霉胺、甲氨蝶呤、環磷酰胺等;
3)第三線藥物主要是激素。
●對于病情較輕,進展較慢的病人,多主張先應用一線藥物,必要時聯合二線藥物。
●對病情嚴重,進展較快的患者,在一、二線藥物聯合運用同時,早期給予小劑量激素,以迅速控制癥狀,見效后逐漸減輕藥物。
4)手術治療:早期可作受累關節滑膜切除術,以減少關節液滲出,防止血管翳形成,保護軟骨和軟骨下骨組織,改善關節功能;也可在關節鏡下行關節清理、滑膜切除術;晚期,可根據病情行關節成形術或人工關節置換術。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老師聯系方式:62126633-6749 專業老師QQ群:328632537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ɑ魜y)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傷寒)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餍行砸倚湍X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