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臨床執業醫師《病理學》:小動脈硬化在前還是血壓升高在前
更新時間:2014-08-22 09:21:49
來源:|0
瀏覽
收藏


臨床執業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2014臨床執業醫師《病理學》輔導資料筆記精選之小動脈硬化在前還是血壓升高在前,環球網校醫學網搜集整理供即將參加考試的考生們參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14臨床執業醫師《病理學》輔導資料筆記精選之小動脈硬化在前還是血壓升高在前,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搜集整理供即將參加考試的考生們參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問題:關于高血壓的病理,是小動脈硬化造成血壓升高還是血壓升高造成小動脈硬化?
解析:
血管重建既是高血壓所致的病理變化,又是高血壓維持和加劇的結構基礎。
高血壓病的發病機制主要涉及三條相互重疊的途徑(實際要復雜的多)。
1、功能性的血管收縮
2、鈉水潴留
3、結構性的血管肥厚
結構性的血管肥厚是指外周細小動脈壁的增厚,主要是由于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生與肥大,膠原纖維和基質增多,細動脈壁玻璃樣變,使血管壁增厚、管腔縮小,結果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壓升高。這是正常血壓調節中基本見不到的機制。
一般來說細小動脈平滑肌肥大和增生常繼發于長期的或過度的血管收縮,從而使血管壁平滑肌細胞增生、肥大,管壁肥厚,管腔縮窄,使血管的持續收縮。
但也有證據表明,有些血管壁的結構變化是發生在高血壓病早期,是先于血管的持續收縮,這可能是由于遺傳上的缺陷或環境因素的誘導,使平滑肌細胞內的信號轉導發生變化,可能促進平滑肌細胞的生長,并增加了血管的張力,分別導致血管壁肥厚和血管收縮。血管收縮因子(如血管緊張素Ⅱ)也具有生長因子作用,引起血管平滑肌的肥大、增生和基質的沉積,從而使血管壁增厚,使血壓升高。(建議參見高血壓病發病示意圖,有助于理解。)
相關名詞
高血壓?。篽ypertension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ɑ魜y)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a>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餍行砸倚湍X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