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復習講義:外科感染
更新時間:2014-01-10 10:56:57
來源:|0
瀏覽
收藏
臨床執業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2014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復習講義之外科感染,環球網校醫學網搜集整理相關考試復習資料供廣大考生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特別推薦:2014年臨床執業醫師外科學考試復習講義匯總(一)
2014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復習講義之外科感染,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搜集整理相關考試復習資料供廣大考生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癤 |
癰 |
急性蜂窩織炎 |
丹毒 |
淋巴管炎 | |
|
致病菌 |
金黃色葡萄球菌 |
金黃色葡萄球菌 |
主要是溶血性鏈球菌,其次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或大腸桿菌,也可為厭氧性細菌 |
乙型溶血性鏈球菌 |
―― |
|
概念 |
單個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 |
多個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 |
―― |
也稱流火,是皮膚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癥。 |
深淺不同部位的網狀或管狀淋巴管炎。 |
|
臨床特點 |
面部特別是上唇和鼻部周圍的癤,處理不當可引起顱內感染。 |
炎癥區域與正常組織界限不清。唇癰也有導致海綿竇血栓形成的危險。 |
表淺的急性蜂窩織炎,局部明顯紅腫與正常區無明顯分界。 |
好發于下肢和面部。蔓延很快,一般不化膿,很少有組織壞死。 |
淺表者在傷口近側出現一條或多條紅線,硬且有壓痛。 |
|
處理 |
以局部治療為主,全身癥狀明顯時全身應用抗生素。 |
抗菌藥物。 局部治療。 膿腫形成時切開引流,切開一般用“+”、“++”或“川”形切口。唇癰不宜切開。 |
局部理療; 應用抗生素; 一旦形成膿腫,應行切開引流。
|
抬高患肢。局部治療。 全身應用抗菌藥物,首選青霉素。 |
積極處理原發病灶;一旦膿腫形成,可行切開引流術。有全身癥狀時應加用抗菌藥物。 |
相關推薦:2014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復習講義:燒傷深度的識別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ɑ魜y)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