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應該如何治療
更新時間:2013-10-18 11:03:24
來源:|0
瀏覽
收藏


臨床執業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應該如何治療
治療DIC的指導原則是及時確定基礎病因并予以糾正(例如立刻用廣譜抗生素治療所疑診的革蘭陰性菌的膿毒血癥,在胎盤剝離時應排空子宮)。這些治療措施一旦完成,DIC就會消失。如病人出血嚴重,就宜采用替補療法:血小板減少癥用血小板濃縮物治療(也作為血小板因子Ⅴ的來源);使用冷沉淀物替補纖維蛋白原和因子Ⅷ;使用新鮮冷凍血漿提高因子Ⅴ及其他凝血因子水平,同時也可作為抗凝血酶Ⅲ(可因DIC而減少)的來源。
若能迅速控制DIC的基礎疾病,通常肝素并無使用指征。然而當臨床表現提示發生血栓并發癥時(例如當血壓和血容量正常卻出現進行性少尿時,表明纖維蛋白可能進行性地沉積在腎小球毛細血管床上;當手指和腳趾紫紺和發冷現象加重,表明手指和腳趾可能壞疽開始發生),使用肝素可能是確當的。在繼發于惡性腫瘤的DIC,不可能迅速控制基本病程,因此用抗凝劑來防止DIC是有指征的,特別是在那些通過治療能誘導緩解的癌腫患者更應如此。在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如同時存在DIC和嚴重的繼發性纖維蛋白溶解,可合并使用肝素和ε-氨基已酸來控制出血(例如首劑用肝素500IU,氨基己酸1g/h持續經靜脈給藥,其效應可根據出血情況,血小板計數和纖維蛋白原測定進行臨床監察)。繼發于頭部損傷的DIC或疑有任何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出血時不應使用肝素。
在抗凝血酶Ⅲ濃度<60%并嚴重出血的患者,使用抗凝血酶Ⅲ濃縮物是有效的。被激活的蛋白質C濃縮物對一些腦膜炎球菌血癥合并DIC患者臨床有效。水蛭素,一種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和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正在研究中。
編輯推薦
上一篇:兒科學指導:新生兒期的特點和護理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霍亂)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傷寒)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2024-08-2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