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執業醫師兒科學考試輔導:小兒心臟血管解剖
更新時間:2013-10-11 10:34:46
來源:|0
瀏覽
收藏


臨床執業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臨床執業醫師兒科學考試輔導:小兒心臟血管解剖
(一)心臟重量
小兒心臟相對比成人的重。新生兒心臟重量約20~25克,占體重的0.8%,而成人只占0.5%.1-2歲達60克,相當于新生兒的2倍,5歲時為4倍,9準則時為6倍,青春后期增至12~14倍,達到成人水平。除青春早期外,各年齡男孩的心臟均比女孩重。
(二)房室增長速度
生后第1年心房增長速度比心室快,第2年二者增長速度相接近,10歲之后心室生長超過心房。左、右心室增長也不平衡。胎兒期右室負荷大,左室負荷小而右心占優勢。新生兒期左、右室壁厚度為1:1,約為5mm.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循環的量日趨擴大,左室負荷明顯增加,左室壁厚度較右側增長為快。6歲時,左室壁厚達10mm,右室則為6mm,即1.6:1(成人2.6:1)。15歲時左室壁厚度增長到初生時2.5倍,但右室僅增長原來厚度的1/3.
(三)心腔容積
自出生至成人四個心腔容積發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如初生時心腔容積為20~22ml,7歲時為初生時的5倍,約為100~120ml,青春期為140ml,18~20歲達240~250ml為初生時的12倍。
(四)心臟位置與形態
小兒心臟的位置年齡增長而發生變化。2歲以下幼兒心臟多呈橫位,2歲以后隨著少兒的起立行走、肺及胸部的發育和橫膈的下降等,心臟由橫位逐漸轉為斜位。小兒心臟的形狀,嬰幼兒期為球形、圓錐形或橢圓形;6歲后跟成人心臟的形狀相接近,為長橢圓形。
(五)血管特點
小兒的動脈比成人相對粗,如新生的動、靜脈內徑之比為1:1,面成人為1:2;冠狀動脈也相對比成人粗,心肌供血充分。大血管方面,10~12歲前肺動脈比主動脈粗,之后則相反。嬰兒期肺、腎、腸及皮膚的微血管口徑較成人粗大,故對以上器官的血液供給比成人佳。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霍亂)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傷寒)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2024-08-2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