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執業兒科學復習指導:小兒巨細胞病毒肺炎發病機制


肺部感染引起病理改變根據發病年齡分為3個類型:
肺部感染伴有全身病變,主要是全身各臟器廣泛受累,而肺部病理改變輕微,多為先天性感染,胸膜、喉、氣管均正常,胸部淋巴結不腫大,僅有少許紫紅色梗死斑樣灶,壓切面有血色液體。鏡下支氣管變化輕微,無潰瘍及壞死。支氣管壁血管充血,肺泡充血和水腫,肺泡間中隔輕度增厚,肺泡炎的病灶內充滿吞噬細胞,肺泡和支氣管腔中有巨細胞,在細支氣管壁和黏液腺中及肺泡周圍發現巨細胞。
原發性CMV肺炎,肺組織損害為主要的、或惟一的病理改變。肺組織充血,切面凹凸不平,外觀呈灰黃色,壓之有血樣漿液滲出。鏡下支氣管腔內充滿炎性多核細胞和單核細胞碎片。支氣管壁增厚和充血,肺間質有細胞浸潤。細支氣管周圍黏液腺有單核細胞浸潤,肺泡間中隔明顯增厚,組織細胞增生,肺泡隔間的邊緣發現巨細胞包涵體。典型CMV感染的細胞腫脹很大,核內有巨大的嗜酸性包涵體(或偶為嗜堿性包涵體),有一不染色的暈輪與細胞核膜分開,可見龐大膨脹的細胞核,胞漿內也能看到包涵性。
纖維素型肺炎,肺組織呈粟粒樣壞死灶,呈小點狀結節,堅實而有彈性,界限明顯,亦可散在或融合。鏡下病變開始時為分散出血壞死性病灶,肺泡充滿纖維素、紅細胞、成熟粒細胞、組織細胞和細胞碎片,這些病灶腫脹肺泡均含有包涵體,肺泡內常有透明膜改變。若CMV感染為全身性疾病,除肺部病變外,還有肝、腦、腎、消化道、唾液腺、心、腎上腺、性腺、皮膚等均可受累。主要改變為間質性炎癥和灶性壞死,受染細胞大,含有包涵體。嬰兒和成人在疾病上表現不同,不僅是由于他們敏感性不同,而且,與成人以前接觸過病原有關。在嬰兒包涵體主要發生在上皮細胞中,而成人則發現在間葉成分中。接受腎移植的患者,從肺中分離出CMV,表明肺部有感染。有人認為高水平的血清抗體和免疫復合物的存在,揭示變態反應可能參與了發病過程,細胞免疫的抑制亦可能與此有關。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霍亂)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傷寒)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2024-08-2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