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執業醫師醫學免疫學重點總結:第十三講免疫調節


第十三講 免疫調節
1、概念:
(1)、免疫調節(immune regulation):免疫應答過程中,各種免疫細胞與免疫分子相互促進和抑制,形成正負作用的網絡結構,并在遺傳基因的控制下,完成免疫系統對抗原的識別和應答。免疫調節包括正負反饋兩個方面,是由多因子參與的十分復雜的免疫生物學過程,任何一個環節的不正常均可引起全身或局部免疫應答的異常,最終導致過敏、自身免疫病、腫瘤等疾病。
(2)、抗原內影像:Ab2b因其抗原結合部位與抗原表位相似,并能與抗原競爭性地和Ab1結合,故又稱為抗原內影像。
(3)、獨特型(idiotype,Id):為BCR、TCR或Ig分子V區所含的具有免疫原性的決定基,可誘導機體產生相應的抗體。
(4)、抗獨特型抗體:機體針對抗體的獨特型產生的抗體稱為抗獨特型抗體(anti-idiotype, AId)。獨特型主要覆蓋Ig的抗原結合部位(CDR),另一些分布于接近這一抗原結合部位的V區骨架區。抗獨特型抗體有兩種: 針對骨架區α型和針對CDR的β型。
(5)、抗原競爭:結構相似的抗原之間相互干擾特異性抗體應答的現象,二者會競爭APC。
2、分子水平的免疫調節機制有哪些?抗原、抗體、IC、補體、激活或抑制性受體。
(一) 抗原的調節作用:由于抗原的分解、中和及清除,引起抗原濃度的減少或消失,相應免疫應答的總體幅度逐漸下降。抗原競爭:結構相似的抗原之間相互干擾特異性抗體應答的現象。競爭APC。
(二) 抗體的調節作用:(1) 正調:IgM可以促進免疫應答,其機制:促進調理作用(2) 負調:IgG可以抑制免疫應答,其機制:抗體封閉作用:抗原被抗體封閉受體交聯:BCR-Ag-Ab-FcγRIIB(3) 抗體的間接調節作用:激活補體、形成IC
(三) 抗原抗體復合物的調節作用(四)免疫復合物的調節作用
3、細胞水平的免疫調節:
(1). Th1/Th2細胞的免疫調節作用:Th1和Th2互為抑制細胞,從而調節機體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應答。
(2) Treg:細胞-細胞的直接接觸,誘導T效應細胞的凋亡而發揮其抑制作用;抑制 APC的功能―下調協同刺激分子的表達;下調T細胞上IL-2Rα鏈的表達;分泌抑制性細胞因子Il-10,TGF-β.
環球醫學推出考題預測班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或者加入我們的QQ群328632537,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霍亂)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傷寒)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2024-08-2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