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類藥物概述及不良反應
更新時間:2013-08-09 10:30:47
來源:|0
瀏覽
收藏


臨床執業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環球網校醫學網】阿片類藥物可以抑制痛覺在中樞神經系統內的傳導,達到鎮痛作用。阿片類藥物可分為弱阿片類藥物和強阿片類藥物。
阿片類藥物可以抑制痛覺在中樞神經系統內的傳導,達到鎮痛作用。阿片類藥物可分為弱阿片類藥物和強阿片類藥物。
1、嗎啡:嗎啡是最常用的強阿片類藥物,也是晚期癌痛最常選用的鎮痛藥物,其代謝產物嗎啡-6-葡糖甘酸(M6G)也是產生鎮痛效應的活性代謝產物。口服易吸收,肝臟首過效應較強,因此,口服生物利用度約25%。嗎啡血漿半衰期3小時,健康人M6G的血漿半衰期超過3小時,但在腎功能不全的病人將明顯延長。速釋硫酸嗎啡、鹽酸嗎啡鎮痛時間為4-6小時。口服嗎啡控釋片的作用時間可達12小時。
2、芬太尼:芬太尼是術中常用的鎮痛藥物,經皮芬太尼貼劑(TTS-Fentanyl)是晚期癌痛治療的重要藥物。與嗎啡相同,芬太尼也屬強阿片類藥物、α受體激動劑,其鎮痛強度是嗎啡的70-100倍。因其分子量小,脂溶性高,對皮膚刺激小,適用于制成緩釋透皮貼劑,因此適用于不能口服的患者。經皮芬太尼貼劑皮膚吸收利用率為92-94%,初次用藥,6-12小時達到血漿峰濃度,12-24小時達到血漿穩態濃度。每隔72小時更換一次貼劑,可維持穩定的血藥濃度。芬太尼的釋放量與貼劑的藥物含量和貼劑的表面積成正比。不良反應與嗎啡相類似,如惡心嘔吐、便秘等,但比嗎啡發生率低。
3、哌替啶:因其在體內代謝、去甲基后可產生去甲哌替啶,此代謝物的半衰期是哌替啶本身的2-3倍,長期使用可導致在體內的蓄積,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的一系列不良反應,如震顫、肌震攣甚至癲癇發作,而且納洛酮不能拮抗去甲哌替啶引起的不良反應、甚至有加重的趨勢,因此哌替啶不適用于慢性疼痛和癌痛的治療。
編輯推薦
上一篇:臨床執業其它考點:意識障礙分類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霍亂)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傷寒)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2024-08-2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