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婦產科學考試輔導:子宮肉瘤組織來源及病理


2013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臨近,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搜集了一些考試知識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順利通過考試。
子宮肉瘤較少見,約占子宮惡性腫瘤的2%~6%,血行轉移,惡性程度高。多見于絕經前后婦女。子宮肉瘤可發生于宮頸或宮體,宮體肉瘤較宮頸肉瘤多5~15倍。子宮肉瘤的病因迄今尚不明確。
子宮肉瘤多來自子宮肌層、內膜的間質細胞,或子宮血管壁平滑肌纖維。主要分為子宮平滑肌肉瘤(最常見,約占45%),子宮內膜間質肉瘤(其次,約占 40%),子宮惡性苗勒管混合瘤(惡性中胚葉混合瘤)(最少,約占15%)。三種類型肉瘤的臨床病理特征及診治均不完全相同。
1.子宮平滑肌肉瘤
(1)子宮平滑肌肉瘤最常見。
(2)大體腫瘤多數為單個,以肌壁間多見,彌漫性生長,與肌層界限不清,切面旋渦狀結構消失,質軟,呈生魚肉狀。
(3)鏡下平滑肌細胞排列紊亂,大小不一,核異形性明顯。高倍鏡視野下核分裂象≥5~10/1O HPFs;核分裂象越多預后越差。
2.子宮內膜間質肉瘤
(1)來自子宮內膜間質細胞。分為低度惡性和高度惡性子宮內膜間質肉瘤兩種。
(2)大體檢查:腫瘤形成息肉狀或結節自宮內膜突向宮腔或突至宮頸口外,體積比一般息肉大,蒂寬,質軟脆,表面光滑或破潰而繼發感染;肌層內腫瘤呈結節或彌漫性分布。低度惡性間質肉瘤切面發黃色,宮旁可有蚯蚓樣栓子;高度惡性內膜間質肉瘤可切面呈棕褐色,高度惡性時腫瘤體積更大,出血壞死更明顯,可有肉眼侵肌。
(3)鏡下:瘤細胞像增殖期子宮內膜間質細胞,低度惡性時大小一致,卵圓形或小梭形,核分裂象≤3~5/10 HPFs,腫瘤內血管較多;高度惡性時,瘤細胞呈梭形或多角形,大小不一,異型性明顯,可找到瘤巨細胞,核分裂象≥l0/lO HPFs.
3.子宮惡性苗勒管混合瘤(中胚葉混合瘤)
(1)由殘留的胚胎細胞或間質細胞化生而來,含有肉瘤和癌兩種成分。根據肉瘤具有的細胞是否子宮內有否而分為同源或異源兩類。
(2)巨檢腫瘤由內膜長出,呈息肉樣,多發或分葉狀,質軟,切面有小囊腔,內有灰黃色粘液。
(3)鏡下可見肉瘤(平滑肌或橫紋肌肉瘤)和癌兩種成分當異源性時,尚可見到子宮外的組織或細胞,如軟骨。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干貨!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50個歷年考試要點分享2024-09-16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腫瘤)2024-09-08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運動系統(骨結核)2024-09-07
- 備考分享: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外科知識點2024-09-0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細菌性痢疾)2024-09-0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霍亂)2024-08-31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傷寒)2024-08-25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2024-08-24
-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備考筆記--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2024-08-23
- 考前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100個(二)2024-08-15